這兩天吐槽小米的實在太多了,相比三年前米1出世時,業界一片叫好,如今米4一出,質疑聲此起彼伏。小米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過去三年一直是媒體們的寵兒,這也是某些手機廠商想複製小米模式卻未能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本就沒有小米的曝光量,用戶誰知道你是什麼。
產品曝光的重要性大家都懂,過去輿論的瘋狂追捧,讓小米市值一路高漲,截至到今年3月,就已被捧到了300億美元的高位。若說小米估值300億美元,沒有一點水分,誰都不信,但若是輿論的寵兒,小米估值飆升至400億美元也會有人追捧。然而,現在風向突變,輿論對小米的質疑之聲開始蔓延,小米手機不再具備突出的性價比,部分米粉開始對小米感到失望。失去了輿論的追捧,小米已與國內大多數手機產品無異。
米4被狂吐槽 小米手機神話終結
過去兩年小米給了市場太多的期待,而現在手機市場已到發展瓶頸,新品同質化現象嚴重,而且新品與上一代產品的差異越來越小,對比米3和米4就能發現,小米手機在配置上已不再有創新餘地,所以在米4發佈會上,雷軍也不再強調小米配置的有多麼出眾,而是玩起了吊炸天的鋼板藝術。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作為標杆品牌,業界希望看到讓人驚艷的小米手機,然而驚艷不再,失望之情隨時蔓延。事實上,米3是一款失敗的產品,不僅銷量不及米2,而且產品本身被廣為詬病,米4雖然在產品外觀上有了長足的改進,但亮點不足,輿論憑什麼還要繼續追捧小米?
不難想象,小米5同樣會是一款中庸之作,因為整個國內手機市場進入瓶頸期,目前的手機配置已完全夠用,單純繼續升級配置的意義不大,手機創新需要在技術上出現突出的功能革新。
6500萬MIUI用戶實際價值不及手機助手產品
雷軍說,MIUI已有6500萬激活用戶,然而MIUI的實際價值可能不比上手機助手類產品。不可否認,MIUI系統確實好用,不過系統好用不代表營收能力強,雖然在去年12月,小米號稱MIUI系統使用者人數超過3000萬人次,通過經MIUI系統安裝的應用、下載的遊戲、設置的主題使其每月收入49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000萬元),但在各家諮詢機構的移動分發數據統計上都難覓小米的身影。
MIUI對小米的價值來至於分髮帶來的營收能力,而小米分發實力並不強,MIUI的6500萬用戶不算出眾,根據360財報顯示,使用360手機衛士的智能手機用戶總數在2014年3月達到創記錄的5.38億。
使用你的系統,不一定使用你的APP,大部分人會拿某款APP當入口,但很少有人會把系統作為入口,MIUI系統的命運比較尷尬。
小米手環只能用來攪局 沒有想象空間
小米手環的價格極具衝擊力,然而79的價格不僅能殺死一大堆手環玩家,也在扼殺小米手環本身。
手環產品的賣點是監測睡眠質量或運動狀況,只有真正在意睡眠或運動的人才會買個手環來用用,這些用戶買的不是手環,而是生活品質,所以願意出高價去買一個實用性不強的產品。
小米手環賣79元,瞬間拉低了使用手環群體的檔次,出門帶個小米手環不會讓人覺得逼格飆升,反倒會被貼上LOW貨的標籤。
不過,對於小米來講,自己擁有足夠多屌絲用戶,作為手機配件使用的79元手環大賣的話,足以讓小米小賺一筆。然而,手環產品攤子比較小,沒有太大的想象空間,撐不起小米300億美元的估值。
小米路由中控智能家居 天方夜譚
在小米推出智能路由之後,有關小米控制智能家居的說法甚囂塵上。智能家居市場與智能手機市場沒得比,手機的更新頻率在2年左右,而家居產品更新的頻率則在5年左右,手機是生活必須品,不換不行,而家居產品用上10年不換也是常見的。因為,換一款價格高昂的智能家居只是讓生活變的更有品質,不換也照樣可以活的好好的,所以,給我一個買智能家居的理由。
當然,如果智能家居也賣成白菜價,至少像現在常規家居家電產品的價格,或許我會考慮,不過,這得等個三五年時間,而三五年之後,小米是否還在都不好說,所以小米智能路由只是一款用的還不錯的路由器而已,離控制智能家居的夢想還差的遠、早得很。
輿論失勢 小米將再無優勢可言
輿論能成就小米,同樣也能淹沒小米,過去輿論的追捧,是小米最大的優勢,而現在小米以開始出現輿論失勢徵兆。媒體已經厭倦了小米的過度包裝,一塊普通不鏽鋼,非得搞成讓人眩暈的奧氏體304不鏽鋼,真把米粉當腦殘了么。
如今手機市場需求進入瓶頸期,而小米手機產品的研發又沒有突出進展,這暴露了小米軟肋,另一方面,現在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手機產品已開始對小米構成直接威脅,小米的一切是建立在對手機市場統治力的基礎上,若小米在手機市場失勢,其他的平板、電視、路由、手環等將瞬間分崩離析。
輿論倒戈和手機瓶頸,將成為戳破小米的助力,而真正要戳破小米虛高的估值泡沫,還得看競品們的表現。
文/王利陽
關注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
感謝未命名的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