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輿論的推波助瀾下,趕集網與58同城吵的很兇,一個說對方沒意義,另一個說對方沒修養,這口水仗打的太狠了,就差罵娘了吧?
在互聯網行業,口水仗早已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不過因為媒體的誤導而發生的唇槍舌戰可不太常見。此輪趕集與58的對噴,最大的功勞要給不怕事大就怕事小的媒體了,有些時候,媒體喜歡選擇性失明的將某些言論放大,以引起市場爭論,達到傳播最大化的效果,這次58同城可被切切實實的被「坑」「火」了一把。
一位在場媒體在《還原58同城&趕集網口水戰真相》一文中有提到,「在採訪中,夸克點評王忽忽童鞋問道關於百度和58同城收購趕集網的事情,姚勁波很自然地說,不會收購趕集網,因為現在收購趕集網對58同城沒大的意義,就像收購一個業務高度重合的子集。未來許多分類信息網站會自然消亡。」
從現場媒體還原的表述上來看,姚勁波並沒有冒犯趕集網的意思,不過,畢竟提問者問是有關友商的問題,回答者要麼以不方面評論友商拒絕回答,要麼回答了就會表明自身比友商更好,這是肯定的,要是今天58與趕集的位置互換,楊浩涌也可能會是類似的回答。若這樣的言論也被當做是冒犯的話,未免會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當然,姚勁波的原話趕集會不滿,但絕不至於如此憤怒,激起趕集網猛烈回擊的還是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以訛傳訛所致。由於信息在傳播中會有失真現象出現,聽到的很容易會與說者的原話有出入,而聽者將所聽的內容整體成文字時,自然會對原話加以自己的理解。
經過一番理解之後,姚勁波說的內容就被變成「我們不會收購一個沒有意義的公司,趕集網的用戶是我們用戶的子集,商戶也是我們的子集,產品也是copy我們的,收購這樣一家公司沒有任何意義。」雖然這段話與原話意思相近,但說出來的影響可就差遠了。
趕集有理由對所看到的報道感到憤怒,迅速且有力的公關回擊激起了輿論對趕集網的關注,並徹底引爆了此輪口水仗。《給58同城公關部的一封信:論一個CEO的自我修養 》將姚勁波批的體無完膚,讓人看了忍俊不禁,如果罵娘不丟分的話,姚老闆的十八代的親戚可能都會被問候個遍了。
而實際上,人家CEO並未說過分的言論,卻慘遭趕集的一番奚落,這反倒讓很多人同情起了姚勁波。此前一番痛罵讓趕集很爽,但在未搞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就發動了不留餘地的回擊,讓趕集現在的境遇有些騎虎難下了,姚勁波沒有過分言論,卻被論了「自我修養」,當成了炮灰,這讓人很多人覺得,趕集也得論下自身修養了。不過,話說回來。趕集公關如此抨擊姚勁波,不也是在打自家CEO楊浩涌的臉么,楊浩涌又不是沒說過58同城的不是。而此次趕集在沒分清事件真相之前就做出如此猛烈回擊,顯然,這是弱者被戳到痛處時才會有的反應,若不屑與58相比,大可對此一笑了之或表示遺憾以彰顯自己的檔次,何必「急不可耐」的,用如此兇狠不留餘地的惡言相向呢。
眾所周知,在58同城上市之後,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加上最近又獲得騰訊投資,整個分類信息行業的格局早已蓋棺定論。作為排行「老二」的趕集網,自然接受了來自各方的巨大壓力。在喪失先決優勢的條件下,對手的任何利好消息,對於他們而言都能嚴重的影響到它自身內部的穩定性,尤其在轉型的生死關頭,所謂來自同行的「否定」之聲,在趕集看來,無疑是在向資本市場傳達負面信號,這對融資迫切的趕集或是致命的。
在獲得騰訊投資之後,58同城即將迎來流量上的大豐收,不僅能節省採購流量的費用支出,還能提升營收能力,對手強大了,自己就弱小了,這是趕集網非常不願意見到的結果。三人成虎,人言可畏,轉型受挫,軍心不穩,高管離職、資金斷鏈、對手打壓,資方恐慌等多方面的問題一直困擾着趕集。對此,趕集網已經失去了輿論支持,面對58同城已經成為分類信息老大的事實,若再不做出點動靜以示反抗,趕集則會淪為永遠的配角。
在騰訊進場之後,58留給趕集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如再一味的淡出公眾視線,對於本身已有壓力的趕集網來說,並非是好事。所以,在那個時刻到來之前,趕集網需要儘可能的找機會自證實力,以讓業界再次注意到它的存在,所以在58同城給了機會的時候,不排除他們藉此來炒作自己的可能。因為趕集必須要喊的凶、罵的狠,不然輿論、資方都把趕集當軟柿子捏了。
從這次事件的結果上看,效果的確達到了。因為不少媒體迅速對此次作出報道,各類「口水戰」的新聞排上頭條。趕集網以「受害者」的身份,引起了大家關注。似乎從這點上也能理解,趕集網對於58同城這次言論如此「草木皆兵」,恨不得用唾沫淹死他們的原因了。
縱觀整個分類信息行業的態勢,趕集確實需要做出拚死抵抗的行為了。所以接下來58該謹慎點了,趕集隨時都有可能發到新一輪的衝擊,做「最終」一搏。
文/王利陽
關注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
感謝未命名的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