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食评

..

一向都不太喜欢看食评,因为我觉得,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你的味蕾与我的味蕾本来就不一样,饮食偏好与生俱来,你爱你的味道,我爱我的味道;再加上 年龄、经历、生活习惯等不尽相同,你喜欢的可能对我而言是个灾难。再说句难听说话:“三代富贵,始可谈食”。有些时候看某大饮食讨论区的经验告诉我,要懂 吃,比读博士学位更难;未见过世面的,可能一顿数千元的中菜已经把他吓怕了,更甚的是根本不能分辨出来,说句“跟大排档有什么分别?还不是吃了饱肚?! 只有白痴钱多得没处散才会吃那样的贵菜!”看倌们可能觉得我歧视,但却是事实。未吃过四头吉品鲍的,怎去评四头吉品鲍?

唯独是‘香江食评’这个blog形式的饮食网站,我是会看的。首先,他们写的都是比较有份量的餐厅食肆 – 对,我才不要你告诉我,哪里的车仔面好吃;我才不要你告诉我,哪里的鸡蛋仔新鲜热辣,我自己不会去试吗?不好吃的话放下钱走好了。香江食评的作用之一是: 如过你要找比较好的地方宴客的话,看他们的食评可以省掉你去试菜的时间。他们品评的食肆,大部份都是高级食肆(大部份吧),廉价食肆不是他们的那杯茶。他 们的食评家们(该是集体创作吧)虽然不是一些耳熟的名家,但却不是一般会被大场面“抛窒”的人,能够巨细无遗地从服务、摆设到酒水食物去评论食肆。

另外一样食评的要点:除了懂吃,你还要懂写;文笔不好的话,再好的菜你也不知从何写起。看某大讨论区,那些写吃的,连怎样形容吃也不懂,一味的“口 感”这“口感”口感那。他妈的,甜便甜咸便咸有嚼劲便有嚼劲,口什么感了;香江食评在这方面亦比较好,起码不会搞出“鸡有鸡味鱼有鱼味”这经典烂笑话;虽 然我明白,这个大陆烂货当道的年头,“鸡有鸡味鱼有鱼味”已经不是那么天经地义。

最重要的,是香江食评没有收钱写食评(我也没有收钱替他们写鳝稿,请放心)的 – 我怎知道?看罢食评去相同食肆吃一餐便知道了,收钱写的骗不了你一天!不信的话,自己去看看再试试吧:http://www.drinkeat.com


想在手机阅读更多中文 Web 2.0 网站资讯?下载【香港硅谷】Android应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术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