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是暫時的回暖么?東南亞科技企業一季度融資環比回升30%

經歷了24年的寒冬后,時間來到今年一季度的尾聲,對東南亞科技企業來說,一些新的跡象正在這裡出現。

據Traxcn日前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期間,東南亞科技初創公司共籌集到了9.09億美元資金,較去年四季度提升30%。

不過,報告也表示,與上年同期相比,這一數字呈現出了9.1%的下滑。

針對這種表現,報告認為,東南亞科技生態的資金表現正在出現一些復蘇勢頭,但同時,這裡仍然面臨全球宏觀經濟逆風狀況的影響。

具體來看,在融資輪次層面,在此期間,東南亞科技企業後期融資較上期——去年四季度的3.33億美元大幅提升110%,達到7億美元,並且與上年同期相比,這一數字也達到了140%的增長。作為對比,該數字在24年一季度時僅為2.91億美元。

種子輪則呈現出了大幅下滑,其4480萬美元的規模較上年四季度和上年同期的一季度分別呈現出了43%(從7870萬美元)與76%(從1.92億美元)的下滑。早期階段也大抵如此,僅為1.64億美元,較去年四季度的2.83億美元下降42%,並且與去年一季度的5.62億美元相比也下降了近71%。

就資金規模而言,根據報告,今年一季度僅發生了1輪1億美元以上的融資,而這個數字在去年四季度和一季度時分別為2輪和1輪。

再把目光轉移到具體行業領域,企業基礎設施(Enterprise infrastructure)、金融科技、高科技為最受歡迎的融資領域。

其中,企業基礎設施在本季度實現了驚人增長,吸引到了6.4億美的資金,較24年四季度的1950萬美元激增3182%,並且較24年一季度的1110 萬美元增長超5600%;金融科技公司籌集到了超1.7億美元,較24年四季度的2.7億美元下降37%,較上年一季度的6億美元下降71.69%;高科技領域的融資則下降至1.1億美元,較上期的1.9億美元下降44%,較上年一季度的4.9億美元下降77%。

在上市動向層面,據悉,今年一季度沒有發生上市事件,而這一數字在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為1家和2家。此外,就獨角獸而言,這段時期中產生了1家獨角獸,與上年同期相同。

此外,就資金流向地而言,新加坡承載了這段時期95%的資金,其科技初創企業共獲得8.65億美元融資。其次分別為越南的Thu Duc和印尼雅加達,各自為2800萬美元和620萬美元。

在投資機構層面,今年一季度,East Ventures、500 Global和Wavemaker Partners是其中的前三大投資者;AppWorks、Selini Capital和Orbit Startups是最為活躍的種子期投資者;JAFCO Asia、Prosus、Citi Ventures則為其中的早期投資三巨頭。

最後,Traxcn也強調,隨着後期融資的反彈和行業動態的變化,對東南亞來說,未來幾個季度,該地區的融資水平有望得到提高,「從而鞏固東南亞作為技術進步活力樞紐的地位。」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