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局举办「香港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暨主题展馆开幕典礼」 汇聚政产学研投界别领袖 探讨产业发展机遇 助力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隆重开幕 「生命健康科技馆」向公众展示本地初创科研成果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1日 - 生命健康科技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中被列为具策略意义的新兴产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积极响应国家和特区政府的发展战略,举办「香港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暨主题展馆开幕典礼」,在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先生及一众嘉宾见证下隆重启动「生命健康科技馆」。该展馆将对公众开放,展示本地初创的创新技术及科研成果,并为业界提供交流合作和促进产业落地的最佳平台,助力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生命健康科技是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领域之一[1],2025年全国两会报告提出培育壮大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特区政府亦在2025-26财政预算案中透过各项措施,积极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先生表示:全球人口老化为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了庞大机遇及发展潜力,特区政府一直大力投放资源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发展,透过多项政策及资助计划,更有效发挥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独特优势,并吸引世界顶尖科研团队和企业落户香港,建立蓬勃的创科生态圈。生产力局作为政府和业界的重要合作伙伴,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升级转型。‘生命健康科技馆’透过展示本地先进科研成果和应用方案,加速产业化进程并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生命健康创新中心的地位。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表示:「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生产力局担当香港前沿科研成果‘从1到N’落地的重要桥梁,透过先进技术赋能企业,包括运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及3D打印等创新科技,携手业界实现升级转型,加速产业化。‘生命健康科技馆’将成为构建蓬勃的生命健康科技生态圈重要里程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生命健康科技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香港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云集来自政、产、学、研、投各界领袖,包括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筹备办公室助理署长陈诗涛先生、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研究)岑浩璋教授、香港工业总会第33分组:生物科技及医疗保健协会主席杜伟梁教授、赛意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咨询委员会召集人蔡明都先生,围绕科技转化与产业落地、国际竞争力与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等三大范畴,聚焦探讨生命健康科技产业的最新趋势及发展机遇。

「生命健康科技馆」集中展示超过28个由生产力局、InnoHK研发平台、本地院校及业界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应用,包括3D打印、检测技术、先进治疗、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延展实境、基因编辑及乐龄科技等八大技术。当中亦展示了生产力局利用创新的精准生产技术系统——SUPER 生产系统,客制化协助本地初创企业在香港通过新型工业化,并融合了「智能微工厂」的概念,建立智能生产线,实现其世界首创的多孔结构硅微囊技术的产业化;同时「生命健康科技馆」亦展出生产力局先进3D打印技术平台、生产力局及香港工业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研发中心(FLAIR)合作研发的工业AI应用平台「天工开物」等创新方案。

生产力局将为业界提供技术研发、产业化、法规咨询、培训、行业支援的五个服务范畴,正规划一系列的培训以及论坛,如医疗器材产品注册、法律法规体系、人工智能在生命健康领域应用、生物技术研讨、数码医疗科技等专题活动,积极促进大湾区及国际合作,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生命健康科技馆」即日起可透过此连结预约参观;有关重点展品的简介,请按此参阅附录。




1 全球医疗卫生开支达到 9.8 万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 9.9%(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全球卫生支出报告》)
Hashtag: #HKPC #生产力局

发布者对本公告的内容承担全部责任

关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是于1967年成立的法定机构,致力以世界级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驱动香港企业提升卓越生产力。生产力局以创新科技推动香港及大湾区新型工业化,成就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促进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及智慧城市;并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方案,以提升企业生产力和业务效率、减省营运成本,令企业在本地和海外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生产力局积极与本地工商界及世界级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应用技术方案,为产业创优增值。透过产品创新和技术转移,成功让研发成果商品化,制造商机。多年来,生产力局的世界级研发成果获得广泛肯定,屡获本地及海外奖项殊荣。

生产力局亦致力为中小企和初创企业提供即时和适切的支援,并提供各类未来技能发展课程,让企业及学界掌握最新数码及STEM技术,以加强人才培训,提升香港竞争力。

如欲了解更多详情,请浏览生产力局网页:

分享到Facebook
技术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