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稱小米年報史上最強!24年總收入3659億元,凈利潤272億元;位元組取消AGI研究團隊季度與半年考核;哪吒供應商圍堵總部討債丨雷峰早報

要聞提示

1.阿里被曝擬全面實現「AI化」:正開發殺手級AI應用,阿里雲啟動「T項目」,員工績效與AI掛鈎

2.美的人型機械人樣機曝光!CTO衛昶回應:已整合研發資源,希望能開發出短期落地的產品

3.哪吒汽車解散研發團隊,供應商圍堵上海總部討債

4.反內卷!中汽協倡議車企停止對外發佈銷量周榜,減少誤導性輿情干擾,理想已停發

5.位元組豆包大模型部門召開全員會:取消Edge項目季度OKR和半年考核,最重要目標是探索智能上限

6.小米發佈史上最強年報!2024年凈利潤272億元,大增41.3%,盧偉冰:AI、OS和芯片三項被列為小米核心技術

7.TikTok績效大考來襲,或比往年更多低分,低績效員工面臨PIP或買斷離職

8.史上最貴iPhone!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預計售價超1.6萬,比兩部頂配iPhone 16還高

今日頭條

阿里被曝擬全面實現「AI化」:正開發殺手級AI應用,阿里雲啟動「T項目」,員工績效與AI掛鈎

據報道,阿里巴巴CEO吳泳銘主張在阿里現有業務中全面實現「AI化」。阿里所有部門已被告知,他們2025年的績效將通過如何利用AI促進增長來評估。淘寶和天貓在內的核心電子商務部門被鼓勵採用更多的AI技術。各團隊正在與通義千問的工程師密切合作,共同開發能夠提高效率和用戶體驗的功能。

知情人士稱,該公司還在開發一系列AI原生應用,其中一些可能會在今年推出。「在公司內部,我們相信,基於成熟AI技術的下一個殺手級應用,一個甚至比抖音更受歡迎的應用,可能很快就會出現,」該人士表示。阿里巴巴今年以來圍繞AI基礎設施、基礎模型平台及AI原生應用大手筆投入,並陸續有相關成果產出。

據悉,阿里「All in」人工智能除了表決心,更是通過行動來貫徹落實。據財聯社近日報道,阿里雲已啟動了「T項目」,主要指面向下一代AI技術,做AI引擎、LLM、多模態等未知領域探索,知情人士表示:項目是為了加速AI的研發。T項目採用員工「借調」的方式,即從阿里雲內部抽調精銳力量,組成專項團隊。據大廠日爆報道,阿里雲原DB4AI負責人my(P9)已經轉入「T項目」。此外,多位P8職責發生變更。

阿里雲的新動作背後是何考慮?阿里雲公共雲事業部總裁劉偉光在接受雷峰網採訪時曾表示,「吳媽(吳泳銘)針對阿里雲的階段發展曾提到過,第一階段是國內+國際,而雲是需要大力發展海外的。」據悉,2025年2月,阿里雲宣布墨西哥數據中心正式開服,這是阿里雲在拉美區域的首個數據中心。「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在1-2年時間內重新把海外的增速拉回來。第二是把阿里雲打造成一個國際化的雲公司。」劉偉光進一步表示。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核心技術支柱,阿里雲近年來在雲計算和AI領域持續發力。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在本月的一場論壇中表示,人工智能的潛在市場規模至少有10萬億美元,甚至可能更大,這一規模超過了交通運輸和醫療保險等行業,「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對人工智能感到興奮。」2025年初,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曾表示,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創下中國單一企業之最。而T項目的啟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阿里雲的戰略布局,歡迎添加微信 Mindy1857進一步交流。(財聯社、界面新聞、大廠日爆)

國內資訊

美的人型機械人樣機曝光!CTO衛昶回應:已整合研發資源,希望能開發出短期落地的產品

3月17日,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TO衛昶宣布公司已成立人形機械人創新中心,致力於人形機械人的研發工作。3月18日,廣州日報就公布了一段11秒的視頻,展示了傳聞中的「美的人形機械人」。這款機械人不僅能跳舞、能「比心」,還能聽懂語音指令並按照指令去完成相應操作。當天,美的集團股價盤中大漲,漲幅一度超過5%。

對此,衛昶表示:目前美的已整合研發資源,成立人形機械人創新中心進行人形機械人研發,希望能開發出短期落地的產品,同時也能夠布局中長期的技術和產品。此前,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鍾錚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的集團布局了協作型機械人,自主研發了工業AMR(自動移動機械人),還涉足人形機械人的關鍵零部件領域,未來將加快人形機械人本體的設計和開發。

據悉,美的技術團隊在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聚焦於人形機械人核心零部件——減速機、電機、傳感器、控制器等方面研發,目前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進展,相關機械人零部件樣機已經出來,正在內部機器上試用。據衛昶透露,除人形機械人核心零部件之外,目前美的也在人形機械人整機和家電機械人化方面展開布局。(新浪科技、IT之家)

TikTok海外市場加一!進軍巴西電商市場,與墨西哥站點同屬一個團隊管理

據業內消息,TikTok Shop 巴西站點將於4月開啟入駐,首批定向邀約本土賣家,TikTok Shop巴西站點和墨西哥站點同屬一個團隊管理,首批賣家資質要求與墨西哥市場類似,全託管模式由於關稅等問題暫無開啟計劃。有消息人士透露,TikTok Shop這一平台內置的購物功能已開始與中國賣家接觸,邀請他們入駐新市場並開設線上店鋪。

此前由於關稅影響,不少美區賣家將市場轉向了南接拉美,北通美利堅的「樞紐」墨西哥。據悉,TikTok Shop墨西哥站定邀的賣家主要為TikTok美國或東南亞站點月銷30萬美元以上賣家,以及亞馬遜和美客多墨西哥站點類目頭部賣家。相對於美區,墨西哥站點的入駐門檻顯得「高不可攀」。

但從數據來看,2月13-19日上線首周,墨西哥站點總銷售額約為664萬美元,已經高於東南亞站點的產品客單價。而此次巴西站首批賣家資質要求與墨西哥市場類似,並且與墨西哥站點同屬一個管理團隊,證明了TikTok Shop墨西哥站已經成為一個正面案例,後期拉美市場的開拓也許都會「有樣學樣」。TikTok電商正在不斷推進全球布局。

據雷峰網獲悉,對於美國市場,由於關稅等不確定性因素,不少賣家已經開始「腳踏好幾隻船」,逐漸進行市場轉移,不過,商家們的策略沒影響tiktok電商布局。而針對歐洲和拉美地區,目前tiktok電商在大力招商,多位美國區的經理都被分撥到墨西哥等國家。有關tiktok出海戰略的更多內容,歡迎添加微信 dairunze0429 交流。

哪吒汽車解散研發團隊,供應商圍堵上海總部討債

雷峰網獨家獲悉,哪吒汽車近期開始解散研發團隊。知情人士透露,研發團隊將會被整體解散,本周簽署離職手續的將會賠償N+1,賠償日期簽署到5月30日。一位哪吒汽車桐鄉工廠的內部研發人員證實,哪吒汽車今天(3月18日)已要求籤署離職合同。據哪吒員工透露,「2024年11月份離職的員工,簽署的賠償日期是今年2月28日,但賠償還未到賬。」

此外,雷峰網還獲悉,近期陸陸續續有供應商前往哪吒汽車上海總部討債,部分供應商甚至在哪吒汽車總部打地鋪。「今天物流公司也過來要賬了,明天大概有200多人的供應商會到總部一樓開會。」

值得一提的是,有員工發帖稱,哪吒汽車在給員工發著最低工資的同時,還支付着高管高昂的住房租金。此前,有知情人士向雷峰網透露,哪吒汽車近期在桐鄉召開了供應商溝通會,商討如何解決公司債務,3月底前預計會有結論。(更多內容請點擊獨家丨哪吒汽車解散研發團隊,供應商圍堵上海總部討債,如有興趣討論哪吒汽車,歡迎添加作者微信Hugh-wangruihao交流)

反內卷!中汽協倡議車企停止對外發佈銷量周榜,減少誤導性輿情干擾,理想已停發

3月1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關於規範企業數據發佈的倡議書。中汽協稱,近期關注到部分車企頻繁發佈不能代表市場規律的銷量周榜,數據來源不明,引發輿論誤讀,擾亂行業秩序,加劇了「內卷式」惡性競爭。為維護汽車行業健康生態,引導行業聚焦高質量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向中國汽車行業企業發出如下倡議:

第一,規範數據發佈,維護行業公信力:倡議企業停止對外發佈銷量周榜,避免碎片化信息引發片面解讀,減少誤導性輿情對市場的干擾。倡導企業以符合汽車行業運行規律的數據(如月度、季度、年度)為周期發佈本企業經營數據,共同保障行業健康平穩運行。

第二,倡導良性競爭,杜絕不當宣傳:企業宣傳應聚焦自身經營成果,宣傳內容應關注企業自身技術突破、產品創新及服務升級,避免使用對比性表述,發佈關聯性排名等內容,禁止通過拉踩、攀比製造惡性競爭,推動行業從「數據競賽」轉向「服務、價值競爭」。

中汽協表示,以上倡議請各企業積極響應,同時呼籲第三方機構及媒體響應以上倡議,停止發佈銷量周榜,主動傳遞行業技術進步、綠色轉型等積極成果,引導公眾理性看待市場波動,抵制炒作短期數據、渲染焦慮等行為,塑造行業發展正能量,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環境,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汽車銷量周榜在行業內多次引發爭議,蔚來和吉利高管都曾公開反對。蔚來汽車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在社交平台發佈多條帖子表態,拒絕理想汽車發佈的周銷量榜單,認為卷周榜是低水平內卷。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轉發帖子同樣稱,反對出周榜。據悉,以往理想汽車均會在每周二發佈最新一期的新勢力單周銷量排名,但目前仍未發佈,預估理想汽車響應了中汽協的倡議,單周銷量榜可能從此下線。(界面新聞)

位元組豆包大模型部門召開全員會:取消Edge項目季度OKR和半年考核,最重要目標是探索智能上限

3 月 18 日上午,位元組跳動豆包大模型部門(Seed)召開全員會,由負責模型應用相關工作的朱文佳,與新近加入的負責 AI 基礎研究探索工作的吳永輝共同主持。兩人談到了未來的目標,明確 Seed 部門的最重要目標是探索智能上限;同時強調進一步加強組織文化,提高技術開放程度,並考慮推進開源。

吳永輝提到他加入位元組的原因,是想做第一流的研究,也想打造一個第一流的 AI 研究團隊。他表示,希望 Seed 成為一個能培養人才的組織:「我們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吸引到 Seed 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內部人才用好,把我們的潛力股識別出來,給他們足夠的機會,培養成頂級的人才。」他表示將持續在內外部招募最具潛力和好奇心的研究人才。同時,對 Edge 項目取消季度 OKR 和半年考核,保障長期穩定的研究環境。

朱文佳則提到,模型應用會更多從用戶視角出發,把用戶最關心的任務,比如問答、創作、解題、代碼等做好,真正理解用戶需求,符合用戶偏好。還要在搜索、Agent 等應用中使用好工具,並充分發揮預訓練模型的潛力。(極客公園)

艾鐵成回應「樂道強制銷售店內購車」:員工購車不計入交付,目的是讓一線員工成為用戶

3月18日消息,樂道CEO艾鐵成的在接受專訪時,媒體提到了今年1月份生出的「樂道強制銷售員店內購車」風波。艾鐵成對此表示:這件事外界以為是為了沖銷量,實際上我們一線員工買的每一輛車都是不計入交付數字的,一輛都沒有。

他進一步稱,「每家車企都有內部購車的福利,一般是級別越高,福利政策越好,我們是反過來的,我們是希望給到前線員工更多福利,目的是讓一線員工成為用戶,讓「用戶」跟用戶交流能把產品講得更透徹。」這項政策是基於員工自願,絕對不是強制的行為,但當時那個店長在向員工傳遞信息時的表述不是很恰當,造成了誤會,後來在網絡上又被進一步的放大。

「歸根結底,這還是我們的內部管理工作做得不夠好。」他總結稱。至於為何當時不解釋清楚「員工購買不計入交付量」這個信息點,艾鐵成回應稱:對於當時的情況,我們首先想的是先要把「有沒有強制的情況」調查清楚,並第一時間把「官方政策是福利不是強制」的態度和大家講清楚。

此外,針對去年在廣州車展期間立下的「軍令狀,艾鐵成也回應表示:關於(下課)這個問題,一走了之其實是最容易的,如果說現在就去談這個,那就相當於半途而廢,我覺得自己格局小了。我是70后,樂道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創業,在蔚來公司內創業。從內部立項、到品牌發佈、到第一款產品上市,樂道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可以為樂道付出所有的心血。(虎嗅)

小米發佈史上最強年報!2024年凈利潤272億元,大增41.3%,盧偉冰:AI、OS和芯片三項被列為小米核心技術

3月18日消息,小米集團發佈2024年度全年財報,小米CEO雷軍稱是「史上最強年報」。財報顯示,小米2024年全年營收3659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5.0%,經調整凈利潤為272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1.3%。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小米總收入首次單季度突破1000億元,達到109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2024年手機xAIoT分部收入為3332億元,同比增長22.9%,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328億元。具體來看,智能手機4K-5K元價位段市佔率24.3%,排名國內第一;第四季度中國區市佔率15.8%,連續4個季度提升,高端智能手機市佔率23.3%,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

汽車業務,2024年交付新車136854台,2025全年交付目標提升至35萬台,小米SU7 Ultra提前完成全年1萬台銷量目標。IoT業務營收首次破千億,空調出貨量超680萬台,同比增長超50%;冰箱出貨量超270萬台,同比增長超30%;洗衣機出貨量超190萬台,同比增長超45%。研發方面,小米2024年研發投入241億元,同比增長25.9%。

此外,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2024業績會上稱,小米將投入總研發經費的1/4,大約70至80億元到AI中。盧偉冰表示,長期來看,AI、OS和芯片三項被列為小米核心技術。短期來看,小米要做好AI基建,開發語言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AI技術,搭建AI大模型落地的應用場景,比如超級小愛、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小米內部也會利用AI技術進行內部提效。(證券時報)

奇瑞開卷全民智駕!2025年奇瑞全系車型搭載獵鷹智駕,6.59萬的小螞蟻也能用智駕

3月18日晚,在奇瑞智能化戰略發佈會上,奇瑞正式發佈獵鷹智駕。奇瑞表示,2025年起,獵鷹智駕將覆蓋奇瑞全品牌的全系車型,涉及燃油車和新能源全動力,實現「油電同智」。到今年年底,奇瑞集團將有30多款車型搭載獵鷹智駕。

據介紹,奇瑞獵鷹智駕有獵鷹500、獵鷹700、獵鷹900三大系列,均採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構。其中,獵鷹500支持高速領航、記憶泊車和城市記憶領航功能,為獵鷹智駕的入門版本,可以將奇瑞獵鷹智駕下放至10萬級以下車型。

iCAR V23智駕版共推出3款車型,上市指導價區間為11.98-14.98萬元,限時先享價11.48-14.48萬元。2025款星紀元ET純電版上市,共推出三個版型,售價區間為21.98萬至27.98萬元。奇瑞小螞蟻智駕版價格為6.59萬元。(快科技)

蔚來能源將獲寧德時代最高25億元戰略投資,雙方達成換電合作,蔚來股價大漲16%

3月17日晚,蔚來與寧德時代在福建寧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構建覆蓋全系乘用車的換電網絡、統一行業技術標準、深化資本與業務合作,為廣大用戶提供更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此基礎上,雙方將進行資本合作,寧德時代正在推進對蔚來能源不超過25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進一步鞏固雙方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通過技術互通、資本和商務合作等方式,實現「1+1>2」的產業貢獻。當日蔚來股價大漲16%。

根據協議,雙方基於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趨勢,發揮雙方在相關領域所擁有的技術、管理、平台、品牌資源等優勢,旨在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領先的乘用車換電服務網絡。寧德時代將支持蔚來換電網絡的發展,蔚來公司旗下firefly螢火蟲品牌後續開發的新車型將適時導入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標準和網絡。雙方換電網絡將採用「雙網并行」模式。(每日經濟新聞)

長安汽車對人形機械人研發項目公開尋源

長安汽車為確保人形機械人研發項目順利進行,現對該項目進行供應商公開尋源。據介紹,該項目旨在研發一款人形機械人,突破驅動、動態控制、多模態感知等核心技術,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推動機械人向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方向發展,構建完整技術生態鏈。項目提出四點資質要求:

一、取得合法經營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有效營業執照或授權文書,原件備查;二、未被「信用中國」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未在長安汽車黑名單範圍內;未被長安汽車列入暫停業務等不適合參與項目的風險管理項;三、供應商非「三無」供應商;四、近5年有2個人形機械人或者雙足機械人的開發、銷售案例。(21財經)

淘天主搜算法負責人劉青文離職,傳言稱去向是京東

3月18日,據報道,淘天搜索麵臨調整,原主搜算法負責人劉青文(花名:湘生)離職,業務改劃分到飄雪(P9)下面,另有消息稱其的去向是京東。

劉青文是阿里巴巴資深算法專家,13年中科大計算機專業博士畢業,曾任淘寶首頁推薦算法Leader,后負責淘寶大搜索算法。據業內人士透露,他長期深耕主搜算法,在提升搜索精準度、優化用戶搜索體驗方面成果顯著。(鞭牛士)

滴滴2024年全年GTV增長至3927億元,經調整EBITA 43.3億元

3月18日,滴滴在其官網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及全年業績。四季度,包括中國出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核心平台交易量達42.66億單,同比增長14.8%。中國出行和國際業務季度日均單量持續增長至3530萬單、1100萬單。同期核心平台GTV(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4.5%至1032億元,其中國際業務連續四個季度GTV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24全年,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量同比增長18.8%至160.05億單;核心平台GTV同比增長16.2%至3927億元。2024年全年滴滴實現營收2068億元,經調整EBITA 43.3億元。

第四範式升級成立範式集團,全力發展AI Agent業務

3月18日,第四範式進行了戰略升級,新近成立了範式集團,目的是發展AI Agent 業務,按照範式集團創始人戴文淵的想法,是利用AI Agent來理解人的需求,最終通向AGI。據了解,範式集團成立后,原先的企業服務業務(4Paradigm)會成為範式集團的核心子業務,未來,範式集團也會拓展更多業務領域。第四範式還在近期發佈了一個全新的業務板塊「消費電子業務」,據了解,該業務的定位是為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基於AI Agent的軟硬件一體的解決方案。(科創板日報)

國際資訊

TikTok績效大考來襲,或比往年更多低分,低績效員工面臨PIP或買斷離職

據外媒報道,現在是 TikTok 及其位元組跳動的美國員工績效評估季,TikTok 正向一些績效評分較低的員工提供選擇,接受績效改進計劃(PIP),或者同意在獲得一定補償后離開公司。去年,TikTok 曾指示管理團隊在評估中給出更多低分。其中一項提議包括,員工可以在一個月內繼續領取工資,而無需工作——通常被稱為「花園假」——同時,作為雙方離職協議的一部分,員工還可以獲得為期一個月的遣散費。

目前無法確定在此次評估周期中,有多少員工收到了類似的提議。TikTok 發言人證實公司正在實施 PIP,但表示他們並不了解有關遣散費提議的信息。今年二月,外媒報道稱,TikTok CEO 周受資表示,希望審查公司的人力結構,並去除不必要的層級。

雖然 TikTok 每年對員工進行兩次評估,但有時感覺績效評估季總是沒完沒了。」一位現任員工說:「他們會讓人進入 PIP,然後招聘新人,接着繼續這種績效評估的『絞肉機』模式。」TikTok 的現任和前任員工透露,在政治不確定性和業績壓力下,倦怠在公司內已變得普遍。尤其是績效評估,已成為焦慮的焦點。(Z Finance)

通用汽車與英偉達合作AI自動駕駛汽車,黃仁勛發佈汽車安全方案Halos

3月19日凌晨,在英偉達GTC 2025大會主題演講中,英偉達CEO黃仁勛宣布,通用汽車與英偉達達成合作,將英偉達AI技術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黃仁勛還宣布了NVIDIA Halos,這是一個專註於汽車安全的AI解決方案,並稱「我們是世界上第一家對每一行代碼進行安全評估的公司」。

從直播演講中獲悉,黃仁勛還談到了英偉達在自動駕駛行業的貢獻,包括在數據中心、車內等都有英偉達的身影。

此外,黃仁勛還宣布英偉達將從生成式AI邁向代理式AI,最終走向物理AI(機械人)時代。他強調AI擴展定律加速發展,計算需求激增。美國四大雲服務商2024年購買了130萬塊Hopper芯片,2025年購買了360萬塊Blackwell芯片,預計2028年數據中心資本支出將突破1萬億美元。(IT之家)

史上最貴iPhone!蘋果首款摺疊iPhone預計售價超1.6萬,比兩部頂配iPhone 16還高

3月18日,#首款摺疊iPhone或定價2300美元#衝上熱搜,引起網友熱議。據悉,英國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蒂姆·龍(Tim Long)在一份投資者研究報告中指出,蘋果首款摺疊屏iPhone的起售價可能高達2300美元(約合人民幣16637元),這將使其成為迄今為止最昂貴的iPhone機型。

如果首款摺疊屏iPhone的起售價為2299美元,那麼它將幾乎是iPhone 16 Pro Max起售價的兩倍,後者的起售價為1199美元。蒂姆·龍在近期訪問亞洲並與硬件製造商交流后,得出了這一價格預估。他提到,供應鏈中關於摺疊屏iPhone的討論越來越多,預計該設備將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發佈。然而,他認為較高的起售價可能會限制其銷售量。

此前分析師郭明錤透露摺疊iPhone將採用鈦合金機身和不鏽鋼鉸鏈,並取消Face ID,改用Touch ID側邊按鈕以節省內部空間。龍認為摺疊iPhone的高昂成本源於複雜鉸鏈技術、柔性屏幕及鈦合金材質,並認為高價會抑制銷量,而郭明錤則認為若產品無摺痕、性能達標,需求仍可能強勁。(techweb)

Intel首任華人CEO走馬上任!改革戰略曝光:裁員、振興代工、AI芯片

3月18日,Intel新任CEO陳立武正式走馬上任,其上任后的改革戰略也逐漸曝光。據消息人士透露,陳立武的戰略包括重組Intel的AI戰略,同時通過裁員解決管理層行動緩慢和臃腫的問題,在上周的全員大會上,陳立武就表示公司需要做出「艱難的決定」。

改造公司的製造業務也是陳立武的核心優先事項之一,短期目標是積極爭取新客戶,提高製造部門Intel Foundry的業績。陳立武還將把重點放在Intel的先進製造業務上,特別是在2nm工藝領域追趕台積電和三星。Intel的「18A」工藝將成為今明兩年的關鍵,將致力於提高芯片生產的「良率」,以在首批內部量產時提升每片晶圓的芯片產量。

此外,陳立武還計劃重啟Intel生產AI算力芯片的計劃,着眼於AI基礎模型、機械人等領域的長期發展,目標是每年發佈新款旗艦AI芯片,但知情人士稱,Intel至少要到2027年才能開發出引人注目的AI芯片新架構。(快科技)

o1/o3后訓練掌門人出走創業,OpenAI鼎力支持押注AI材料!曾師從Bengio

OpenAI后訓練團隊負責人William Fedus正式離職,將自創業投身於AI材料領域。沒想到,這一創業項目竟獲老東家注資支持。OpenAI表示:「OpenAI將會對Fedus新公司進行投資並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繼上一位后訓練團隊負責人Barret Zoph離職后,Fedus被提拔為新的繼任者。不過半年的時間,OpenAI后訓練團隊,又走了一位leader。

作為後訓練部門負責人,Fedus主要進行ChatGPT、API和AI智能體底層模型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此前,他就職於谷歌大腦,專註於通過專家混合系統(Mixtures of Experts)技術來優化神經網絡效率。2022年,他正式入職OpenAI,初期作為核心開發人員加入強化學習(RL)團隊,是ChatGPT的共同創造者之一,主要負責數據處理和模型評估工作。

期間,他主導了多個重要模型(包括4o、o1-mini、o1-preview等)的后訓練研發工作。2024年10月,Fedus接替了的Barret Zoph的職位,晉陞為後訓練團隊負責人。當時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和首席研究官Bob McGrew也一起離職。(新智元)

谷歌達成迄今最大一筆收購交易,320 億美元現金買下雲安全公司 Wiz

3月18日,Google LLC宣布已簽署最終協議,將以320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總部位於紐約的領先雲安全平台Wiz,Inc.,但需進行交割調整。交易結束后,Wiz將加入Google Cloud。此次收購代表了Google Cloud為加速AI時代兩大且不斷增長的趨勢而進行的投資:提高雲安全性和使用多雲 (multicloud) 的能力。Wiz 的產品將繼續在所有主要雲中工作和可用,包括 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 和 Oracle Cloud 平台,並將通過一系列合作夥伴安全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

去年7月,谷歌被傳接近以2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Wiz。但是不久后,Wiz宣布將拒絕谷歌的收購提議,按照最初計劃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有業內人士指出,Wiz當時拒絕谷歌收購的部分原因在於對反壟斷訴訟的擔憂和部分投資者的不看好。在2024年5月的最新一輪私募融資中,Wiz的估值達到120億美元。(澎湃新聞、財聯社)

日系車企攜手:消息稱本田在美國將向豐田採購混動汽車電池,應對關稅風險

據日媒當地時間3月17日表示,本田與豐田兩大日系車企將在供應鏈方面展開合作:本田為應對美國新任政府的關稅政策變動,將向豐田美國電池工廠採購當地市場混動汽車所需的電池。據悉這一採購將從2025財年(始於2025年4月)開始,初期規模可滿足每年40萬輛混動汽車的需求,足以覆蓋本田當前在美混動車型的銷售量。

受美國新一屆政府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影響,該國混動汽車的需求出現增長;而新政府更為激進的關稅政策正對本田在美國市場依賴進口的電池供應策略造成成本壓力。(IT之家)

谷歌雲重磅推出高清語音模型 Chirp 3,支持248種聲音

據報道,谷歌雲在位於倫敦的 DeepMind 總部舉行了一場會,正式推出其高清語模型 Chirp3。該模型通過 Vertex AI 統一機器學習平台向開發者開放,提供了豐富的開發工具,助力程序的創新。Chirp3支持248種不同的聲音,並可用31種語言進行語音合成。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一模型創建多種應用,如智能語音助手、有聲讀物和視頻配音等。

谷歌表示,Chirp3的語音功能能夠捕捉人類語調的細微差別,使得對話更加生動和引人入勝。除了使用現成的語音,用戶還可以通過谷歌雲的文本轉語音 API 創建自定義語音。然而,谷歌為了確保負責任的使用,限制了這一語音克隆功能的訪問權限,以防止潛在的濫用行為,並確保符合倫理 AI 的實踐。

此外,谷歌還藉此機會宣布了一項計劃,旨在通過綜合培訓項目來提升英國的 AI 技能,幫助專業人士有效掌握 AI 技術。谷歌將向英國初創企業提供雲基礎設施和 AI 工具的使用積分,支持它們快速開發和擴展創新解決方案,以刺激創業活動。(AIBASE)

雷峰網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