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同事悄然上線

從硅谷到中關村,從程序員到公務員,AI已突破」工具」的邊界,深度介入需求分析、代碼生成、公文處理等核心環節。這場變革遠非簡單的效率革命,而是重構了」人機協作」的底層邏輯:人類正從重複勞動中抽離,卻也面臨技能迭代的緊迫倒計時。

程序員要失業了嗎

AI編程是AI落地最成熟的場景之一。傳統開發模式下,程序員每天需要耗費大量精力編寫重複性代碼、調試優化、編寫代碼注釋等基礎工作,大幅擠壓了核心業務代碼編寫的時間。

2021年OpenAI發佈了GitHub Copilot的工具,現已迭代至第四代,在最新的代理模式下,Copilot 可以理解高層次需求、跨文件生成代碼,甚至無需人工干預即可調試自己的輸出。

一年前,世界上第一位AI程序員Devin誕生,Devin最大突破在於大大提升計算機推理和規劃能力,而且掌握全棧技能、自學新技術、構建和部署應用程序、自主查找並修復Bug、訓練和微調自己的AI模型等多項能力。用戶只需要發出一個命令,Devin就可以實現生成視頻、網頁,設計小遊戲等任務,端到端處理整個開發項目,而且還能隨時根據用戶新的指令修改程序。這種變革不僅體現在代碼生成效率的躍升,更重構了軟件開發範式——從需求分析到測試部署的全生命周期,AI已滲透每個環節。

同年,阿里雲也在內部全面推行 AI 編程,使用通義靈碼輔助程序員寫代碼、讀代碼、查 BUG、優化代碼等。阿里雲還專門給通義靈碼分配了一個正式的員工工號——AI001。

商湯科技小浣熊負責人賈安亞在近日的GDC 2025上向觀眾介紹了代碼小浣熊這款產品的2.0升級,全新的代碼小浣熊在原有代碼補全、問答交互的基礎上,實現了多維度的數據融合和多模態推理等能力,不僅面向C端用戶提供更高效、智能的代碼編寫和開發任務,還面向企業提供從需求分析、測試迭代到代碼資產管理的端到端軟件開發解決方案。

即便如此,她也向動點科技記者坦言:「AI 其實更像一個副駕駛的角色,只是說現在這個副駕駛是相對更加智能一些了。」她指出,現在AI不是在替代任何人的工作,「而是讓大家的工作可以聚焦在更高心流,更高價值點的工作上,把相對重複性的、相對低價值的工作給做好」,從而提高個人生產力並在社會層面上平衡數字化的供需。

同濟大學特聘教授、CCF 傑出會員朱少民撰文指出,在國內 AI 編程開展比較好的大廠,超過 80% 的工程師在使用 AI 編程工具完成日常的編程工作,近 30% 入庫的代碼由 AI 生成,生成代碼平均採納率超過 40%,有些產品線達到 60%。僅僅在編程這一項工作(雖然只佔開發人員 20-30% 的工作量)上,研發效率能提升 20-30%。

AI公務員上崗

政務AI的規模化應用揭示出技術賦能的另一面。

2月12日,濟南市市中區宣布濟南市中未來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華為,在「市中雲」上接入DeepSeek。對於政務諮詢信息,DeepSeek將給出一套辦理流程,包括線上辦理以及線下辦理,還會對特殊行業要注意的時效和需提交的文件給出提示。

近日,深圳福田區推出了基於DeepSeek開發的AI數智員工。這些數智員工共計70名,覆蓋公文處理、民生服務、應急管理等240個場景,引發社會熱議。

據了解,這批AI數智員工以全尺寸DeepSeek R1作為底座,開展本地化細分領域訓練,使得模型能夠深度契合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具體需求。目前,「公文助手」公文修正準確率超 95%,審核時間大幅縮短90%;「執法文書生成助手」能將執法筆錄秒級生成執法文書初稿,基層執法工作效率提升到新高度;民生訴求分撥準確率從70%提升至 95%,民情周報、日報、初稿一鍵生成;產業空間、產業政策根據企業需求和實際秒級匹配。

然而,深圳市福田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增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指出:「這70名『數智員工』是作為業務輔助性工具,並非完全替代人力 。」對於AI數智員工是否會取代公務員崗位這一問題,高增明確表示,AI數智員工是公務員助手,在工作中是一種輔助助手,是輔助角色。每個數智員工均有監護人,在監護人的主導下開展工作。

不能對變化完全掉以輕心

技術加速度帶來的不確定性,要求我們建立動態適應的認知框架。

去年4月,市場傳聞廣告營銷巨頭藍色光標華東某部門發佈郵件,提出全面停止創意設計、方案撰寫、文案撰寫、短期僱員四類相關外包支出,目的是為全面擁抱AIGC打下基礎。

2023年底,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谷歌在向本公司的廣告業務引入人工智能功能后,決定啟動大規模的人事調整。

此次改組的原因是在佔據谷歌銷售大頭的廣告業務引入生成式AI后,不再像過去一樣需要大量的員工。2021年,谷歌推出基於AI的廣告平台Performance Max之後,2023年再度引入生成式AI,大幅提高了廣告製作的效率。舉例而言,AI可以根據幾個關鍵詞快速生成廣告標題和圖像說明等內容,只需幾次簡單的點擊就能夠製作出定製型廣告。在Performance Max搭載上述生成式AI功能后,廣告主需要對接專業的廣告專員的情況有所減少。

瑞銀亞太區投資總監辦公室全球科技股票策略師 Sundeep Gantori 表示:「人工智能是當今亞太地區企業家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主要是由於其具有提升企業生產力的潛能。75% 的亞太地區企業家預見到 AI 可以提高產出,63% 的企業家預計 AI 將增強客戶體驗和服務。鑒於這一共識,一半的亞太地區企業家認為,現在的公司將投資 AI 基礎設施、應用程序和模型。

據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金融服務巨頭星展集團(DBS Group Holdings,下稱DBS)首席執行官Piyush Gupta表示,隨着人工智能越來越多地承擔起人類的職責,未來三年內,集團預計將減少近4000個合同工和臨時工崗位。

不過,Gupta也向媒體透露,目前,DBS共有8000到9000名合同工和臨時工,但其長期員工並不會受到該動作的影響。此外,另有數據表示,DBS當前的員工總數預計為4.1萬人。

作為這一趨勢的發展可能,根據彭博社的一份報告預測,隨着人工智能逐漸取代人力資源,未來三到五年內,全球銀行機構最多可能會裁減掉20萬個工作崗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份時,瑞典「先買后付」金融科技巨頭Klarna曾表示,計劃將其員工人數削減近一半,取而用人工智能代替,以備上市。

據了解,這家瑞典金融科技公司此前已將員工人數從5000人減少到 3800 人。隨着Klarna在客戶服務和營銷等環節中使用人工智能,未來幾年,其員工人數可能會進一步減少到2000人。

結語

AI掀起的職業迭代浪潮中,」替代」與」進化」的辯證法正在上演。正如經濟學家 Richard Baldwin 所言:「AI 不會搶走你工作,真正搶走你工作的是那些掌握 AI 工具的人。」當AI智能體的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的工作價值將加速向創新決策與情感交互遷移。面對不可逆的技術洪流,唯有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方能在人機共生的新紀元中錨定自我價值坐標。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