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遺傳/罕見病精準防治,「賽福基因」獲億元C輪融資 | 36氪首發

36氪獲悉,賽福基因(全稱:賽福解碼(北京)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錦江發展集團領投,中喜基金和部分老股東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推動醫院LDT(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實驗室共建;加快遺傳病、罕見病綜合解決方案在醫療機構的落地;加速出生缺陷三級防控產品研發與註冊等。

賽福基因成立於2015年10月,通過基因大數據AI解析等,為遺傳病患者提供精準醫療服務,36氪曾進行過持續的跟蹤報道。自2018年將平台產品從臨床端推進至商業落地階段,如今賽福基因在遺傳病輔助診斷、出生缺陷三級防控、生殖系統不孕不育診斷領域獲得臨床認可,和400多家三甲醫院建立合作,業務覆蓋90%的兒童醫院及婦產醫院。據了解,賽福基因2022年銷售收入接近億元量級。

隨着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檢測效率不斷提高,基因測序成本不斷降低,新一代測序技術(NGS)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診療場景中,其中腫瘤篩查和伴隨診斷賽道上更是擠滿了玩家。

賽福基因則聚焦於遺傳/罕見病診斷、篩查和治療,依託NGS技術發展,自主研發探針覆蓋區和核心算法,從疾病出發定向設計,針對不同疾病對應的特殊突變類型和特殊區域,開發了面向中國遺傳病患者,以WES(全外顯子測序)為核心的基因檢測解決方案,滿足多層次的臨床需求。

據介紹,賽福基因已積累了近20萬例遺傳病基因組學大樣本數據,以核心數據庫為基礎,能夠對神經系統、內分泌與遺傳代謝、血液系統等領域的遺傳病進行輔助診斷。在新生兒出生缺陷三級防控領域,其研發的篩查產品所包含的基因和篩查的區域,經過賽福基因兒童遺傳病數據庫中表型和基因型的驗證,能夠覆蓋到中國遺傳病的高發區域。相關先天性遺傳/罕見疾病在新生兒時期診斷、並及時治療,有望顯著改善其癥狀。

在治療環節,賽福基因通過基因大數據挖掘,基於斑馬魚的基因功能驗證和高通量藥物篩選平台,為探索遺傳病分子病因和藥物靶向,研發精準治療藥物提供支撐,以實現診療閉環。賽福基因自主開發的藥物發現平台,深度挖掘基因大數據轉化價值,圍繞全新致病基因靶點進行藥物篩選,為遺傳病first in class藥物研發提供高效通路。目前,公司已建立數十個模型。

企業供圖

另外,在滿足患者精準診斷需求的同時,賽福基因也嘗試從科研角度幫助臨床醫師找到新的遺傳病致病機制,助力其發表更好的學術成果。其已向2000多位臨床醫生提供科研與技術支持。

現階段,中國新生兒出生缺陷率高達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兒約90萬例,已成為嬰兒第二da死因。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對於出生缺陷性疾病的篩查、診斷、治療有着顯着意義。當前行業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進行疾病模式分析和預測,不斷提高篩查和治療的準確度;同時,以基因和細胞治療為代表的前沿療法也為遺傳/罕見病的治療帶來了新機遇。這一領域防診療一體化的模式,值得長期關注和期待。

投資人觀點

錦江發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安:隨着基因測序、生物信息學、基因編輯等技術的不斷進步,過去幾年生殖健康與遺傳/罕見病細分賽道的市場空間得到了快速地培育,我國政府對於遺傳/罕見病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有利的政策為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我們充分調研與評估最終決定投資賽福基因,主要是因為公司團隊在圍繞基因數據賦能遺傳/罕見病患者的角度上,充分展現了卓著的戰略能力和執行力,在面對不確定的外界環境,團隊體現了充分的抗壓能力與抗風險能力。賽福基因防診療一體化的模式,為遺傳/罕見病患者提供精準診斷和篩查服務,同時以斑馬魚模式動物為主的技術平台賦能臨床科研與藥物研發,我們看好其在這些領域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相信賽福基因不久將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造福社會和家庭,同時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

參考閱讀:

36氪首發|聚焦兒童遺傳病精準防控與診療一體化,「賽福基因」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

36氪首發 |「賽福基因」獲數千萬元Pre-B輪融資,加強兒童遺傳病診療一體化布局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