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第一股暴雷背後:董事長日日燒香拜神、拖欠小米數千萬廣告費

每個工作日早晨,位於北京酒仙橋的東易日盛總部都會散發焚香味道。每天上班給關公燒三炷香,是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陳輝的「必要儀式」。這一切在勞動監察機構突然拜訪並詢問公司是否拖欠員工工資后發生了變化。

2024年5月8日之後,仍在職的東易日盛員工,不僅再也沒聞到焚香的味道,也沒有見到陳輝駕駛的路虎車和其本人。 

被業內譽為「中國家裝第一股」的東易日盛,成立於1996年,並在2014年成功上市。主營業務為家庭建築裝飾設計、裝飾施工、產品配套,有機整體家裝解決方案。

在其發展的頂峰期,公司曾先後獲得來自鏈家、萬科和小米科技等知名企業的數億投資。然而,從今年5月起,東易日盛突然被爆出「多個地方辦公室人去樓空、拖欠員工工資」等問題。

一位東易日盛總部的在職員工向36氪透露,地方分公司陸續關閉屬實,由於拖欠貨款,公司位於北京的全資工廠已經罷工一個月。這名員工表示:「自2023年10月起,北京總部的員工只收到過一次工資,金額為2320元,這正好是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準。之後我們甚至連最低工資都沒收到。」該員工還提到,最近各部門的領導已開始進行裁員談話。

這些員工們被告知,公司將在下個月斷繳社保。然而,隨着更多問題被曝光,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否還能拿到被拖欠的工資和裁員賠償。 

停工前一個月,鄭州公司總經理私下收費

5月8日,鄭州消費者李麗收到負責自家裝修的工長電話,對方表示,東易日盛資金鏈已經斷裂,因為一直沒給裝修隊結清工資和欠款,無法繼續再為李麗履行裝修合同。 

隨後,李麗趕到鄭州分公司維權,但正門已緊閉,一樓大廳的陳設已經被清空,只能通過員工通道進入辦公區,一同維權的還有不少供應商、施工工人。對接李麗的負責人表示:「如果想拿到剩餘的工程退款,需要簽署一份』詢證函』,還得在東易日盛app簽署一份服務變更合同。」

李麗的合同總金額是35萬元,在簽署詢證函和服務變更合同的過程中,她發現,合同金額與實際服務發生額出現偏差,金額超過2萬元,東易日盛虛報多項服務。

截至目前,鄭州地區維權群人數近300人,涉案金額超千萬。多名鄭州地區受害消費者表示,東易日盛停工前一個月,鄭州分公司總經理余炬斌於3月30日舉行簽售會,誘導消費者下單,還承諾部分簽單消費者,如果不走東易日盛的公司官方賬戶,將預售款打至余的私人賬戶,可以享受更大程度的優惠。

36氪了解到,在鄭州公司出現經營問題后,余炬斌已經將錢款退還給個別消費者。有鄭州分公司員工透露,余炬斌應該是預知了總部的經營情況,選擇在3月底加大營銷力度、提高簽約額,儘可能多「圈錢」。 

5月起,除鄭州外,東易日盛各地分公司陸續被曝出關閉消息。先是東易日盛裝飾集團武漢分公司人去樓空,多名與該公司簽訂家裝合約的消費者聯繫不上工作人員。與此同時,上海、合肥、寧波、無錫地區分公司也被曝出聯繫不上工作人員、門店關閉、拖欠主材商貨款等情況。

媒體未提及的城市還有北京。「五一」假期之後,一北京地區消費者發帖稱,自己在東易日盛訂購的木作材料一直沒有到貨,已經超出約定時間2周。

目前出現經營問題的區域集中在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華中地區,查閱東易日盛財報得出,這三個區域占營業收入比重過半,2023年,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華中地區分別為東易日盛貢獻了8.08億元、11.65、3.82億元的收入,佔總營收比重分別是27.56%、39.71%、13.02%。

另一位前蚌埠地區的加盟商向36氪表示,自己2019年退出了東易日盛加盟體系,被扣押了5萬元的品牌加盟保證金。按照合同規定,東易日盛總部需要在2024年1月之前返還這筆保證金,但截至目前,他並未收到這筆退款。同時,這位加盟商在五年前就該收到的2萬元服務費,也一直沒有到賬,他只能自行墊付工人傭金。 

這名加盟商還提到,當時加盟東易日盛,是看中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營銷力度,但隨着時間發展,這些優勢與其他友商基本沒有差距。決定退出的原因,一是總部給的銷售額任務過高,無法完成;二是涉及整裝的產品,必須使用東易日盛的合作品牌,個別品牌在蚌埠以及整個安徽地區的知名度較低,為銷售增加了不少難度。

36氪就停工、分公司關閉、拖欠員工薪酬等問題向東易日盛總部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迷信風水的董事長、拿不到廣告費的投資人 

勞動監察部門到訪總部的兩天後,東易日盛北京公司財務部發佈一份內部文件,內容顯示,公司賬戶已經變更,並由「文景易盛投資有限公司」進行代收款服務。同時,其他賬號將暫停使用。

上述總部員工表示,自從2021年創始人夫婦離婚、陳輝前妻楊勁辭去公司總經理和董事職務后,陳輝逐漸迷信上「風水大師」,按照風水師的指點,將總部辦公室進行重新裝修,並在總部的一層擺放關公像,每日上香。

東易日盛總部

奧維雲網統計,2023年我國二手房裝修市場規模達到4129.2億元,佔比10.52%;存量房裝修市場規模為17404.6億元,佔比44.34%。作為二手房及存量房比例高於新房裝修的東易日盛,沒能在一個規模更大的市場保持業績增長。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75家裝飾公司宣告破產。據「家頁」觀察,面對「存量房時代」的新趨勢,有的企業能夠積極適應新形勢,快速調整並逐漸走出泥潭;也有的企業至今仍未擺脫困境,面臨破產、重整等不利局面。

疊加疫情的影響,東易日盛的業績在2021年開始逐漸走下坡路。據同花順iFind顯示,東易日盛近三年的凈利潤由正轉負。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虧損2.08億元,2022年同期虧損7.44億元;同期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1億元,2022年同期為-3.9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5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06.40%。 

2024年第一季度,東易日盛業績繼續下跌,公司營業收入4.40億元,同比下降20.68%;歸母凈利潤虧損1.16億元,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虧損額的50%。

近年來,木材、海綿、紙箱、鐵、沙子、鋼鐵,這些持續上漲的家裝行業原料,也為東易日盛的經營增加了壓力。2023年,東易日盛購置材料金額為10.44億元,同比上漲23.08%,這部分支出占公司營業成本比重為59.97%。

根據2023年財報,東易日盛15.08%股份處於質押狀態。其中,第一大股東天津東易天正投資有限公司質押6327.00萬股公司股份,占其全部持股的46.69%。

2020年10月27日,東易日盛獲得小米科技入股,併發公告稱:「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作為戰略投資者,將募集資金不超過1.34億元,小米科技擬以現金認購。」

合作之初,雙方表示,東易日盛將依託小米集團在智能物聯領域的布局,立足自身在家裝領域的積澱和數字化能力,探索 AIoT物聯技術與不同家居生活方式的融合,塑造用戶家庭生活新智能化場景。 

據媒體報道,小米的目的,是一方面繼續完善打磨小米生態鏈,另一方面在後裝消費類市場緩增的情況下,除了線下門店渠道下沉策略外,逐漸打開家裝、地產、酒店等前裝市場,並通過戰略投資前端市場的方式快速切入。

近幾年,在投資者平台上,面對雙方具體領域合作的問題,東易日盛董秘並未披露具體合作細節,並統一回復為:「公司一直積極與小米科技探索家裝領域合作」。

一位親歷雙方合作的內部員工對36氪表示,小米與東易日盛並沒有業務方面的實質合作。小米入股之初,東易日盛承諾在小米電視等生態鏈設備投放廣告,該員工稱:「廣告確實播出了,但東易日盛沒有按時支付小米公司廣告費,涉及欠款金額在四千萬以上。」

在小米科技入股前,東易日盛還曾引入過鏈家、萬科,2018年初,東易日盛向天津晨鑫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簡稱「天津晨鑫」)和萬科鏈家(北京)裝飾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960.77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40億元。

天津晨鑫為鏈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萬科鏈家是由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持股50%、北京鏈家持股35%、北京佳信和信息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持股15%共同出資設立。

公開信息顯示,萬科鏈家和貝殼的持股成本約為每股23元。截至發稿,東易日盛(002713.SZ)每股股價是3.78元。

在入股東易日盛后,鏈家並沒有選擇繼續追加投資。2021年7月,鏈家母公司貝殼找房(NYSE:BEKE; HKEX:2423)與聖都家裝達成協議,將收購聖都家居裝飾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總對價不超過80億元人民幣,並於2022年並表聖都家裝。在收購公開之前,還有媒體猜測,貝殼的收購對象是東易日盛,當時,東易日盛的市值約為25億元。

上述東易日盛內部員工稱:「2021年以來,雖然有幾家投資人來訪洽談收購,但陳輝並不願意將自己創辦的公司轉手他人。勞動監察機構到訪公司之前,陳總幾乎每天都來上班。」

金陵晚報曾在2014年報道稱,東易日盛的陳輝、楊勁夫婦,在同年1月辦理了加拿大永久居留權。

一周前,深圳證券交易所向東易日盛及董事會秘書管哲發出監管函,指出東易日盛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錯誤。 

在《關於舉行2023年年度報告網上說明會的通知》中,東易日盛錯誤地將舉辦年報網上說明會的時間披露為2023年5月16日,而正確的時間應為2024年5月16日。

此時距離5月16日已經不足24小時,沒有人知道,陳輝會不會準時出現在北京總部大樓,參加公司業績說明會。

(李麗為化名)

36氪作者 | 宋虹姍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