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棍波輕型貨車學車歷程

今年初完成十個月棍波輕型貨車(棍van)學車生涯,經歷過駕院和街場學車,而寫下我的三次考車經過。

為何學棍van?

疫情過後,環境急變,為了將來生活所需,我打算學車。

很久以前我便聽過「男人就考棍波」這說法,我就沒多想,也報了考棍波輕型貨車。

今時今日,通街自動波車,電動車、混能車大行其道,超過九成都是自動波。就算輕型貨車,香港街上貨van 超過一半都是自動波。現在考自動波已能滿足日常所需。

以前聽過朋友講,元朗駕駛學院(元駕)相對易考,所以我也沒再研究,就報了元駕。

1 take 元駕考宏業東(跟 G 導師):學習時數有限,盡力做到最好。

通過筆試後,等到考試前兩個月才開始上車學習。駕院安排了 G 導師後,不久便聽聞有同學寫信投訴G:G沒怎麼教車,又在教車時 G 成日用手機。我考慮過後,還是給 G 導師機會教我。可能上堂前我仍是白紙一張,未有在校外補鐘,G 導師有一步步教我操控棍波車,看來沒有出現過同學投訴的情況。

課程堂數有限,第三日上堂便開始駛出學校到附近工廠區行細圈,一邊開始學習應對路面,一邊繼續操練棍波控制。由於感覺學習進度較慢,主動報元駕特惠補鐘去操多點時間。

補鐘兼職A導師最後留時間教我高波轉低波,等我有信心減速到波段容許最低限度才轉低波,不死火又不chok。

補鐘兼職B導師第一次看我轉了幾個彎、駛過幾條街和幾個路口後,因為我的發揮開始轉好了,他第一次看我開車以為我是重考,認為我第一次考算開車開得好好了。

模擬試 miss 看我開了一半宏業東街路線後,主動由考官角色轉為教車角色,指導我要留意的事項。考完後,再重新說明一次整段考試每條街和路口,她所看見的問題。經過最後一個星期兩次補鐘,我再調整自己思路和方法,便上場考試了。

1st take 乙丙合併試,由於考試前兩堂(考試前一小時)掉頭已碰幾次路邊,到考試掉頭時終於恢復正常,清脆利落完成三手掉頭。完成泊位掉頭斜路開停,便駛出元駕開始丙部路試,雖然我最想考宏富新線,但和預計一樣,考最難的宏業東線,結果在宏業東街被考官鏡王捉到我超車後沒望左鏡,再加上回到元駕門口前2轉1波,第三次轉低波 chok(未懂兼未敢轉低波補油),三次離合器操作輕微錯誤,就不合格了。

我發現別人 1 take pass 成績單對比我的 1 take fail 成績單,很多項目都有兩輕微錯誤,而我只是多了超完車無望左鏡嚴重錯誤和多一個(第3次)離合器輕微錯誤而變嚴重錯誤。

某晚上上完理論堂在大堂等校巴走

2 take 元駕考元朗村(跟 O 導師):狀態更緊張,已盡己所能。

1st take肥佬隨即櫃枱報2nd take,排7個月「快期」繼續在元駕考。

2nd take 前自學改變習慣,合適時一停一開,不再每個路口都停車拉手掣,轉為即入1波就走。同時為免轉低波時chok,自己嘗試轉低波補油。

本來1st take 的 G 導師接了我的「快期」,但考試前3個月突然轉了另一位O導師,從同學間聽聞 O 導師比我之前的 G 導師更差, O 導師經常跟學生說話談天說地。我上第一堂開車第一腳還未掌握好離合器摩擦點,開車行了少於半米,他已踏停我,便捉我「訓話」了,例如問:

O 導師:「你為何不在街外補鐘才來上?!」
我心想:這是我的選擇和信心。
O 導師:「你不要拉低我的學生合格率?!」
我又心想:這不關我事。

然後他才讓我繼續開車,他才一路教。但最難溝通的是,當我不怎出聲,只是「啊」來回應他的時候,他就會說「你又不是不懂說話,不要只是啊一聲」。而當我問或回應多一句,他就會說「我不和學生談心事」。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