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系列五之二:香港虚拟书柜 打动全球书虫

..
专访:宋汉生(aNobii.com创办人)

关于aNobii.com

aNobii是一个网上书柜。用家只须键入一本书的ISBN码,即可把有关该书的一切,存入其“书柜”。除他本人可借此构建自己看书的纪录外,别人也可透过其书柜,了解彼此有没有共同嗜好、交换阅读心得。
这个由香港人创办的网站,推出仅一年,登入的书本已超过一百万册、拥有八个不同的语言版本。每天都有来自全球的博客(blogger)在谈论它。

创业.序

比尔.盖茨(Bill Gates)成立微软时,只有二十岁,当时他还未从哈佛大学毕业。
史提夫.乔布斯(Steve Jobs)搞苹果电脑时,二十一岁;在苹果被撵走时,才三十岁。
“中国互联网之父”、被指有机会成为“亚洲盖茨”的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原是个教师,决心创业时,三十一岁。

和前辈们相似,宋汉生开始经营aNobii时,也不过二十七岁。
但年青不是创业家们的共通点。
共通点是当他们发现一个市场上还未有答案的难题时,创业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只是,那并非坦途。
宋汉生引述乔布斯的话说,凡豁出去创业的人都是疯子(insane),因为过程辛苦得旁人无法了解,“搞start-up没有什么是注定的,唯一注定的是失败。”
明知将遭遇挫折仍勇往直前,只因路虽然崎岖,但创造带来的满足感,甘甜无比。

创业第一章:专注

许多人问过创办人宋汉生,为什么不把aNobii这个平台扩大,因为许多爱书的人同样爱电影和音乐。何况,看一本书少说也要花三五天,但看一套电影无论如何只需要两小时、听一首歌更不用花五分钟,这样用家使用aNobii的时间必定多了,其网上流量也可大大增加。拥有六十多万用家的内地网站“豆瓣”(douban.com),用的正是这种模式。

可是宋汉生不以为然:“为aNobii加入音乐与电影的功能,技术上完全可行,如果我们愿意,很快就可以办到。但我宁可保持这个“书柜”的身份久一点,稳占一个独特的位置再说。”

专注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全身投入aNobii前,宋汉生是一份刊物的全职写手,其工作是每周提交四篇专栏文章,和每天开半小时会,其余时间上司从不过问他在干什么。尽管如此,他宁可丢掉稳定的收入,也要辞去工作,专注于aNobii的经营。这令其前上司大惑不解:到底他还想要多大的自由度?

创业第二章:简化

宋汉生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这是不是非做不可?如果一定要做,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aNobii的接口是宋汉生自己设计的,感觉非常简洁。他自称不是设计师,故华而不实的枝节,能砍就砍:“我不懂颜色的配搭,尽量用白色便万无一失;既然Google的超连结也是蓝色的,我为什么要弄红色的出来?”
前文提到aNobii以ISBN码作书本的主要输入方法,对用家来说甚省时方便。宋汉生坦言:“这不是最好的方法;这根本是唯一的方法。”撰写aNobii的程式也很简单,技术上一点也不复杂。

黎智英搞成衣连锁店Giordano时,面对拥哈佛工管硕士的竞争对手(田北辰),他自己学历不高,又无家世,于是想出一个法子:把旗下品牌的款式减至原来的六分之一,又简化公司运作。其理念是:我的经营模式比你简单六倍,只要我不比你笨六倍,岂会没有赢的机会?

创业第三章:放下

“语言是第一障碍。”宋汉生本人爱看书,所以他很清楚,网上书柜的用家必然要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才会快乐。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把aNobii侷限于中英文版本。aNobii推出不过年余,但已完成八个不同的语言版本,另有十三个正在创造中,全球登入的书本超过一百万册。他是怎样做到的?

答案:他从不自己做。
他利用EditGrid(一个网上试算表),输入aNobii英语版本里的所有词汇,只要aNobii的用家把其中50%的文字翻译成另一种的语言,aNobii就会启动该版本。其意大利文版本,从第一个字被翻译出来,到启动一个全新的版本,只用了四十八小时。目前,aNobii已拥有日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八个版本,而俄文、法文等十三个版本,仍在全球aNobii用家的努力中。
“既然EditGrid为这个麻烦的问题发明了如此优雅(elegant)的解决方法,我何苦还要自己弄?”宋汉生反问。

aNobii除了宋汉生外,还有一位主责撰写程式的灵魂人物。可是这位主要程式员,基本上不必回公司,而两人一个月也未必见上一面。宋汉生坦言完全不知道有关这位拍档的一切──家里有什么人、年纪多大、兴趣是什么──而在对方提出因交通不便而不想回办公室上班时,他也没吭过声,只要对方“有货交”就可以了。

结语:三本书

在美国密芝根大学主修经济与政治的宋汉生,自零一年毕业后,只干过一份“长工”。从零四年到推出aNobii的零六年间,他主要的工作和投资,是买书和看书。用他自己的说法,是“从amazon.com那里,‘一扎一扎’书那样订回来看。”

爱看书的创业家并不常见。宋汉生向有心利用互联网创业的后来者,推荐三本参考书:

1. Growing a Business, by Paul Hawken
“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谈有关创业的一切,包括如何请人、怎样处理租务问题等,其意见很实在,适合小本经营的创业者。”
2. Hackers & Painters, by Paul Graham
“生意成功又懂写字的人不多。作者曾创业,后来把公司卖了给雅虎,其思路清晰,有助读者拨开云雾。”
3. 《创业》,黎智英著
“在香港创业,怎么可以不看黎智英的文章?”

详细的书评,可浏览宋汉生的“书柜”:http://www.anobii.com/people/gregsung/

Caption:宋汉生不急于接受创投基金的投资:“这等于结婚,找人分你身家㖞!”

(香港start up 系列:之二)

想在手机阅读更多网络与创业资讯?下载【香港硅谷】Android应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术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