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企業官網
主營建築工程造價軟件、自稱2022年的市場佔有率接近八成,廣聯達(002410.SZ)近日因「疑似全員年終獎歸0」的話題衝上社交平台熱榜。
2024年1月以來,多名廣聯達員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稱:公司將全體員工年終績效強制清零,員工入職時簽的合同offer有14薪、有15薪,這意味着上萬名員工將無法拿到終獎,相當於工資被削減了20%。
此後,廣聯達總裁辦公室向全體員工發出一封公開信緩和局勢,內容提到:2023年經營結果未達預期,為平衡公司長短期的經營需要,總裁辦公會做出了績效獎金的相應決策。結合當前對2023年財務結果的預估,公司會根據績效結果對員工進行相應激勵。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對整體經營結果擔責,年度獎金為零。
2023年前三季度,廣聯達凈利潤大幅下滑,盈利相較於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的解禁條件甚遠。房地產及建築業景氣度深度下滑,主營業務受到衝擊,公司在提價銷售、打擊盜版、利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拓展市場等方面頻出「盤外招」,也引發了市場非議。
01
取消全員年終獎金惹爭議
一位認證為廣聯達在職員工的網友在社交平台表示:「此前口頭通知是年終獎全員歸零,內外網抗議后,公司總裁辦又發了一封公開信,口頭傳達的結果是只會給績效得分A和B+的人發一點激勵,但如何評定績效等級以及相應發放多少並未公布。」
廣聯達最近一份財務報表顯示,公司出現營收增速下滑、凈利潤大跌的情況。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47.4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0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出現大幅下跌,第三季度同比下降94.44%,前三季度合計凈利潤為2.61億元,同比下跌59.02%。
對於收入增速下滑,廣聯達在業績報告中解釋: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投資下行、建築業項目開工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所服務的建築行業相關客戶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出於控制成本費用等考慮,客戶當前在數字化方面的投入強度有所降低。
針對2023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大跌,廣聯達解釋:公司營業總成本比2022年同期增加6.93億元,同比增長18.34%,營業總成本增速高於營業收入增速,導致凈利潤下滑較多。營業總成本增加主要是人力成本和折舊攤銷增加所致,其中人力成本增加 4.99億元,主要是去年員工人數增加所致。
有廣聯達員工稱,廣聯達年終獎清零是為了滿足2023年限制性股票的盈利解禁條件。
2022年9月8日,廣聯達披露的《關於向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顯示:公司以25.04元/股的價格,向管理團隊和核心骨幹人員417人授予限制性股票775.95萬股。
其中,公司董事、總裁袁正剛獲授24萬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3.0930%;高級副總裁劉謙獲授16.8萬股,佔比為2.1651%,包括此2人在內,共8位高管獲授數量均在8萬股以上,剩餘不到88%的份額由其他409位公司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骨幹分享。
此次激勵計劃的解禁考核年度為2022-2024年三個會計年度,考核目標分別為:2022年凈利潤不低於9.5億元、2023年凈利潤不低於12.5億元、2024年凈利潤不低於15.6億元。
其中,第一個限售期在2023年10月屆滿,廣聯達完成凈利潤不低於9.5億元的目標,上述高層及骨幹解除限售比例為40%的股票,且已於2023年10月24日開始上市流通。但從2023年前三季度2.62億元的凈利潤表現來看,距離12.5億元的全年考核目標有着不小的距離。
2023年8月召開的一次投資者交流會議上,廣聯達董事會秘書李樹劍曾表示:「外部環境大大低於年初設想,公司收入增速降低后,還要保持研發和營銷費用,我們也不裁員,所有成本加在一起使得公司利潤達成目標的壓力會非常大。」
李樹劍提到,公司會通過收縮虧損業務、保持造價業務穩定增長等方式,使整體利潤有穩定增速。造價業務在2023年前三季度錄得36.73億元的營收,佔總營收比例高達77.34%。
02
被訴不正當競爭
2022年7月,廣聯達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公司造價軟件在全國市場的佔有率達80%以上。廣聯達的營收從2018年的28.62億元攀升至2022年的65.52億元。期間,廣聯達的造價軟件收費模式由買斷制改為年費制,且幾乎年年漲價。
一位造價行業從業者認為,面對一個規模增長見頂的市場,廣聯達的實際舉措是改變了造價業務的銷售政策,將多年訂單調整為年度訂單,後者的折扣幅度更低,此舉被市場理解為變相提價。
廣聯達回應稱,此舉是為了緩解上游大客戶的資金壓力,比如地產類客戶。在業績會上,廣聯達高管稱:「簽三年合同肯定是有一定的折扣,但這個折扣我們也是可控的,比如說控制在八折水平上,不能降到沒底線,長遠來看,我們對自身業務還是有信心的。」
2023年房地產及建築業景氣度深度下滑,廣聯達主營業務受到衝擊,也引發了公司一些不尋常的舉動。
多名造價從業者反映,為打擊盜版售賣行為,廣聯達向造價從業者銷售的帶有著作權的軟件加密鎖(軟件破解驅動程序)有強制售賣、逐年提價等情況。據悉,軟件加密鎖用於控制廣聯達軟件的使用權限,可以將廣聯達軟件的使用權限與特定的硬件設備綁定,從而防止盜版和非法複製行為。使用時,用戶需要將鎖插入計算機的USB接口,然後通過廣聯達軟件對鎖進行授權,才能正常使用軟件。
一把軟件加密鎖在2020年之前的費用不到1萬元,使用期限為一年。2023年,一把軟件加密鎖的價格漲至1.5萬元左右。一份大型房企區域公司的權力清單運行責任監督備案表顯示,因公司項目支付審計部編織工程預算、審核工程進度和結算款等工作的需要,需向廣聯達支付加密鎖年費,2把鎖的價格為29600元。
盜版加密鎖的年費僅為幾百元,因此,部分工程造價從業者選擇盜版鎖,一位造價從業者表示:「前幾年,廣聯達對於盜版鎖的態度是默許存在的。有點像微軟默認盜版Windows軟件存在一樣,這樣可以擴大市場佔有率,藉此還可以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讓你習慣使用廣聯達軟件。但2023年開始,廣聯達查殺盜版鎖行動開始頻繁,很多盜版鎖用戶的工程文件被查殺。」
此外,對於不同時段保存的計價文件,廣聯達會進行「無差別攻擊」,即對廣聯達老版本正版鎖編製的文件,標識為盜版文件,對其進行強制上鎖破壞,使得過往計價數據無法恢復。或者未使用盜版鎖,只是接收了盜版鎖編製的文件,也會導致軟件被鎖。
無論是因為使用早年版本的廣聯達軟件鎖、還是接收盜版鎖文件導致軟件被鎖,直接有效的解決方案都是購買新鎖。
此外,一位工程造價人員反映,廣聯達涉及違規收集用戶資料情況。在安裝新版廣聯達驅動時,廣聯達會給電腦植入隨機數字命名的文件夾,且不能強制查殺該文件。
在拓展新業務及新客戶方面,廣聯達也遭遇競爭對手的非議,被指控不正當競爭。
深圳建信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建信雲」)針對廣聯達發起了一系列訴訟。其中一起民事案件在深圳立案,2023年7月11日第一次開庭,8月25日再次開庭。建信雲認為,廣聯達利用為政府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發電子系統的便利,推廣自己的商業軟件,限制其他競爭對手。
2021年8月和2022年11月,廣聯達先後兩次中標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系統建設項目,中標金額接近2億元,成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技術開發商。作為官方唯一的標書編製工具軟件提供方,廣聯達通過該渠道推廣銷售自家開發的商業軟件。此外,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供的九種建模軟件種類,有六種都是廣聯達的商業軟件或安裝了廣聯達插件的軟件。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2年間,廣聯達中標的北京市區兩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系統建設業務有20多個。2022年報顯示,廣聯達的數字交易業務營業收入突破4億元,其中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系統的運維、運營收入佔比持續提升。
在2023年中期業績會上,廣聯達的高管表示,房地產的開工數量下降比較大,行業正在面臨從地產類項目逐步向基建類、城市更新類項目的結構型轉移。
作者|宋虹姍
編輯|岳嘉
作者|宋虹姍
掃碼加群請備註公司、職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