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1》還在回味,《完蛋2》就要來了,帥哥美女在互動劇遊戲相見 | 焦點分析

文|劉士武

編輯|喬芊

Steam不乏優秀的國產獨立遊戲,但像《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以下簡稱:《完蛋》)這麼火的互動劇遊戲還是第一次。

10月18日,《完蛋》正式上線Steam,開賣后迅速登頂國區熱銷榜榜首,直至今天仍穩居第一。排在後面的,無一不是傳統三大領域「車槍球」(賽車競速、射擊類、體育競技)的大作。

圖片來源:Steam

《完蛋》是由INTINY工作室(廣州小有內容互動娛樂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真人影像互動遊戲,玩家將扮演男主角顧易,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沉浸式的「戀愛遊戲」,出演「對手戲」的則是六位性格、身份背景、家庭情況各異的女性角色。隨着劇情章節的推進,男主和幾位女性最終的結局將由玩家的不同選擇而決定。

首部真人互動作品取得成功后,INTINY也在積極進行後續DLC內容的開發。與此同時,河馬遊戲於11月6日官宣與INTINY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將參與制作新作《完蛋2!我被帥哥包圍了!》。

48元的售價(打折期間僅30元上下),在大作雲集的Steam平台上屬於「白菜價」,這或許是《完蛋》突然爆火的原因之一。但低價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與時下同樣火熱的「短劇」找到了融合點。

《完蛋》在Steam上達到了最高的評測等級 圖片來源:Steam

在《完蛋》出圈以前,角色互動遊戲是一個並不小眾的遊戲品類,早在互聯網時代的中早期,以「戀愛」為主線故事,就已經成為了很多遊戲的中心玩法。

以戀愛為主題的互動遊戲《第一次親密接觸》早在20年前便吸引了眾多電腦玩家,而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后,大量女性玩家也曾因《戀與製作人》的精美畫風和玩法所吸引。

20多年前發行的戀愛遊戲《第一次親密接觸》,改編自痞子蔡的同名小說

當然,這些遊戲大多數都是以2D動畫風格呈現內容,且以圖文為主要的內容媒介,對於玩家來說,劇情、美術和配樂水平是評判是否為此買單的重要依據,所以遊戲廠商們幾乎都是在這幾個方面進行投入。

「從現有遊戲製作管線來說,大家習慣選擇已經成熟的方案來開發產品,無非是在二次元或寫實風格中做選擇而已,養成類、互動類遊戲通常都是這樣做的。」一位遊戲行業資深人士告訴36氪。

過去幾年,國內外遊戲圈不乏真人出演的各類互動劇,涵蓋冒險、科幻、愛情等多個主題,也有開發者嘗試將遊戲的玩法融入其中。

圖片來源:百恩互娛

36氪此前曾報道的百恩互娛便是嘗鮮者之一,其在2019年曾推出真人互動密室逃脫遊戲《記憶重構》,畫質達到了電影級別。雖然評測等級達到了「多半好評」,但發售四年僅在Steam上獲得了157條評價,這與《完蛋》近2萬的的評價數量差距巨大。

那麼「真人」的參與能不能帶來比「紙片人」更好的體驗?至少目前來看,《完蛋》在市場上得到的反饋是肯定的,但INTINY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團隊,卻是第一個破圈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團隊對於現階段短劇生態和IP的理解。

1998年《第一次親密接觸》剛剛出版的時候,這部小說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版權方趁熱打鐵先後推出了同名電影、遊戲、電視劇和話劇,一步步將這個IP推向更多人群。

而在20多年後的今天,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短劇生態逐漸成熟,以及視頻製作門檻的降低,很多MCN從最開始的「為藝人立人設拍段子」,轉為連載拍攝有完整劇情的章回體連續劇,這其中便包括檸萌影視、古麥嘉禾、長信傳媒等知名機構。

《2023年上半年微短劇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劇481部,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22年的454部。抖音平台上,今年春節期間推出的短劇《二十九》已經獲得了超過8.3億的播放量,每集約3~4分鐘的短劇共計20集,其中最後四集需要付費解鎖(一次性解鎖需要60抖幣,約合9元人民幣),這也是短劇生態的商業化路徑之一。

《完蛋》在Steam上的意外走紅,與日漸繁榮的短劇生態和團隊的IP意識不無關係。一位MCN從業者表示,對於IP運營來說,遊戲從來都是重要的內容形式之一,「大家能夠接受短劇、愛上短劇,那為什麼不會為短劇遊戲買單?更何況這款遊戲還能讓用戶自己感受劇情、自己決定走向。」

圖片來源:抖音

遊戲的成功,給幾位女主角的扮演着帶來了大量流量。據公開資料顯示,《完蛋》中人氣最高的女角色鄭梓妍的扮演着鍾晨瑤,此前僅參與過一些網劇或網大的拍攝,在各平台上的人氣平平;遊戲上線后,其抖音賬號粉絲開始以每天10萬級的數量上漲,目前粉絲總量已經超過150萬。

而《完蛋》的成功,不僅給短劇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讓版權方們找到了新的方向。

擁有數字內容資源及版權超過百萬部的中文在線此前表示,公司在2023年已打造的影視項目《招惹》,在上線騰訊視頻后已分賬突破2000萬元。未來,根據四月天、17K平台IP改編作品《月上東宮》《仙君有劫》《天錯之合》等數十部作品也將陸續登陸各大視頻平台。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短劇」是內容的根本,遊戲更像是其數字版權生態下的附屬品。值得一提的是,短劇目前也受相關部門的監管,出版需要需要審核上線,但《完蛋》作為發行在Steam平台上的作品,在國內暫時沒有拿到版號,這也是未來行業發展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

圖片來源:Steam

當然,《完蛋》的成功已是事實,它不僅給遊戲玩家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戀愛體驗,也給遊戲廠商了一個新的思路:並不一定只有大品類、大主題才能打動今天的次世代用戶。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