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董潔
當喜茶、奈雪的茶相繼放開加盟去到下沉市場,國風茶飲品牌霸王茶姬卻加速了上行步伐。
近日,霸王茶姬北京合生匯、凱德大峽谷店相繼試營業,望京和華熙live的門店也即將開出。
伴同緊鑼密鼓的拓店,霸王茶姬近期還拿到了美國對沖基金Coatue的投資,對此霸王茶姬表示「信息不實」;彭博社也報道,至少6家中國奶茶品牌正醞釀在港股和美股上市,霸王茶姬便位列其中。
2023年新消費賽道的沉寂光景里,茶飲是僅存不多的一抹亮色,在「加盟」、「萬店」、「平價」等關鍵詞構築而成的競爭洪流下,新勢力們已呈現出規模優勢。
據窄門餐眼數據,截至7月底,古茗門店數已達7678家;書亦燒仙草、滬上阿姨、茶百道緊跟其後,逼近7000家。
僅從數量來看,目前擁有2000多家門店的霸王茶姬算不上突出,放開加盟后的喜茶門店也已突破這一規模。但將維度放置到更寬綽的坐標,霸王茶姬卻是無法忽視的一匹茶飲黑馬。
2017年才橫空出世的它,至今成立不過五六年,但這並不妨礙它的奔跑速度。去年,其門店從425家逆勢增加到1100家,增長率高達133.4%。
保持門店高增長之餘,霸王茶姬還實現了較好的業績表現。此前就有知情人士透露,霸王茶姬今年全年利潤有望達到數億。
隨着北京門店的落地,霸王茶姬逐漸實現了超一線城市的全覆蓋,一場更加殘酷的戰爭已經吹響號角。
晚於茶顏悅色,快於茶顏悅色
定位上,霸王茶姬是一家國風茶飲。
無論品牌名字、logo、還是產品包裝設計等各方面都透露着濃厚的國風味道——名稱來源於中國經典故事《霸王別姬》,logo則是戲曲剪影,產品包裝設計融入手工刺繡元素。
霸王茶姬產品,來源官方微博
提起國風茶飲,茶顏悅色是繞不開的開拓者。它帶火了國風茶飲品類,讓「幽蘭拿鐵」和「蜜桃烏龍」成了名副其實的「頂流」,卻也在近2年陷於擴張困局。
相比之下,姍姍遲來的霸王茶姬不僅走出了雲南,布局18個省份,還走向了海外,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地開出70多家門店,今年計劃增至100家店,之後還將布局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
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與奶茶結緣甚深。一個流傳的版本是,他17歲的時候就在一家連鎖奶茶店打工,3年時間從店員逐步做到區域運營負責人,然後又成為了加盟商,體會到了加盟商視角下的需求、痛點。
在這期間,張俊傑還去到了馬來西亞、韓國,在那裡他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茶飲市場,並有了茶飲可能是一門全球化生意的邏輯認知。
從海外回到廣東,張俊傑又看到廣東其他茶飲品牌已經在茶飲產業鏈上做了升級,自創茶飲品牌的種子自此埋下。為了補足自身橫向寬度和縱向高度,他加入了一家科技創業公司。
等到重新回歸茶飲創業創辦霸王別姬時,新式茶飲品牌已相繼萌芽,資本的目光已經匯聚於喜茶和奈雪的身上。
但張俊傑注意到「15-20元」價格帶還沒有出現相對全國性的頭部品牌,於是選擇深耕於此;另外也沒有茶飲品牌用「原葉茶+鮮奶」的方式來打造產品體系,所以他們選擇用此打造大單品,並堅定將中國茶和中國文化結合。為了避開競爭,霸王茶姬首店選在了張俊傑的老家雲南。
早期,霸王茶姬因為在產品上「什麼都想要」走了很多彎路,後來,他們回歸做減法,不做豐富的SKU,且避開水果茶,以茶拿鐵的邏輯全力做基本款經典大單品。
張俊傑曾表示:「人人都知道水果茶賽道好,但是我是一個特別識時務的人,在這個賽道,我打不過也耗不起。」
據悉,霸王茶姬招牌產品「伯牙絕弦」一年能賣出2000萬杯。伯牙絕弦是一款茉莉綠茶,南北普適性較高,為了實現高復購,伯牙絕弦的口味設置是清爽不膩的方向,「可以讓消費者每天都喝一杯,不會喝兩三天就膩了。」
據悉,這款產品經歷了前後7次以上的迭代,茶底的比例、茉莉的產地一直在不斷地調整。「這樣的產品非常適合做工業化和標準化,茶葉在中間的加工和拼配環節可以標準化,也比水果茶更具穩定性。」
現在,霸王茶姬形成了以原葉鮮奶茶系列為核心,外加水果茶、冷泡茶等的產品矩陣。而以核心經典大單品「伯牙絕弦」在內的前三大SKU可以佔到總銷售額的60%-70%。
「向上」的阻力
「北京是制高點,理應放到最後攻克。」
此前,在談及霸王茶姬從雲南向外輻射,在四川、浙江、廣東、江蘇、山東、上海等17個區域落地,卻繞過了北京時,聯合創始人尚向民曾如此說道。
而今,到了最後攻克的節點。
今年,茶飲品牌的核心任務都是開店,霸王茶姬也不例外,其在多種門店模型上打磨出一套布局策略:「一店一設計」的旗艦店系列、200平以上的大店、可規模化複製的60平左右主流店型。
霸王茶姬門店
位於北京合生匯的便是霸王茶姬的旗艦店。此前,它已在上海開出2家,不同於以往風格的門店,霸王茶姬將之稱為 「TEA BAR」,更多追求空間上的設計感。
從創業開始,霸王茶姬想做的就是「東方星巴克」,而其全新旗艦店或許也代表了新一代茶空間的探索。另外,旗艦店的啟幕也暗含了霸王茶姬品牌上行的決心。
張俊傑曾坦言,霸王茶姬在品牌力上不夠出彩,「做營銷不是我們的專長」。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在眾多茶飲品牌營銷中,與霸王茶姬相關的出圈動作很少見。在品牌認知度上,它比不過喜茶、奈雪的茶,門店數量上又不抵蜜雪冰城、古茗這些,難以發揮「門店即廣告」的曝光。
張俊傑說,現在茶飲市場蒙眼狂奔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的競爭將是全球視野下的品類競爭、品質競爭以及品牌競爭,拼的更多是有記憶點和高口碑的產品和服務、高效的供應鏈系統以及差異化、有特色的品牌定位。
茶顏悅色帶火了國風茶飲,將之推向大眾,霸王茶姬則把大單品策略發揮到極致。在小紅書等平台,網友對它最多的評價是「完美把茶香和奶香融合」、「桂花烏龍奶茶屆的No.1」……在「卷」到極致的國內茶飲屆,霸王茶姬的產品已經成為了它隱形的競爭力。
但這遠遠不夠,如今它的對手們個個如黑雲壓城——喜茶已進入超240城,奈雪的茶也放開了加盟,古茗、滬上阿姨們今年更是意欲向著萬店目標衝擊——誰能拿到最多的門頭,誰就有了更多的曝光和心裡佔位,霸王茶姬還需要在這點上更加激進一些。
當競爭愈加白熱化,難題也不再僅是單個難題,人工租金等成本、選址、供應鏈、價格控制、門店運營各方面的解題空間越來越逼仄,留給所有人的時間都已不多。
而當務之急在於,霸王茶姬既要在下沉市場守住要塞做密度,也需要擴大到一線城市紮根,但如何撼動喜茶們在一線城市建立的品牌心智,張俊傑和他的團隊需要給出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