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田川咖啡聯合創始人兼CMO吳振將離職丨36氪獨家

文|楊亞飛

編輯|喬芊

36氪獲悉,速溶咖啡品牌隅田川咖啡聯合創始人兼CMO吳振將離職,2月10日為其在職的最後一天36氪就此向隅田川咖啡方面求證,對方表示,目前還沒有明確變化。

隅田川是近些年崛起的速溶咖啡頭部品牌之一,由林浩在2015年創立。林浩最初經營咖啡貿易,在2009年引入滴濾式袋裝咖啡,后取名「掛耳咖啡」進行銷售。自2019年起,隅田川陸續開拓咖啡濃縮液、凍干咖啡等多個產品系列,連續三年居於掛耳咖啡、咖啡液天貓雙類目第一。

吳振於2020年6月加入隅田川,任職CMO,主管公司市場營銷業務。在此之前,吳振有着十餘年品牌戰略和市場營銷操盤經驗。

吳振在任期間,隅田川的品牌和營銷成績可圈可點:在2021年簽約肖戰擔任品牌代言人,提出鎖鮮品類戰略,進行品牌視覺升級,以及跨界合作導演王家衛並推出短片同名禮盒等。

不過據36氪了解,吳振在去年底便已提出離職。昨日,其還在朋友圈發文表示處於「辭職期間」。

值得一提的是,據林浩日前在官方渠道透露,隅田川用時約一年,完成了一輪估值40億元的C輪融資,但未透露融資金額。此前,隅田川分別在2020年8月、2021年3月相繼完成A、B輪兩輪融資,融資金額分別為數千萬元、近3億元。

目標三年線下渠道破10億元

相對於隅田川十餘年的創業歷程來說,吳振兩年多的在任期間並不長,但這期間也是隅田川業務快速增長期。據36氪從知情人士了解,2022年銷售額保守估計在8億-9億元,而2020年,隅田川實現銷售額約2億元。

與三頓半、永璞等品牌不同,隅田川定位更平價。此前接受36氪採訪時,林浩曾表示,隅田川看到的是沖調咖啡領域「從1元~1.5元區間向2元~5元的升級可能」。

1元-1.5元價格帶,對應的「王者」恰是雀巢三合一速溶咖啡,後者也是速溶咖啡市場的最大單品。

從渠道分佈來看可能更加直觀。三頓半、永璞業務更多聚焦於線上渠道,而隅田川很早便開始線下渠道同步布局,合作酒店、商超、便利店等各類終端渠道。至2020年8月,線下零售終端便已經超過2萬個。

大力鋪線下依然是隅田川接下來的核心策略。昨日,林浩在隅田川咖啡2023年線下銷售團隊動員大會上表示,「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零售咖啡品牌。」他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隅田川線下渠道收入突破實現10億元,相當於再造一個隅田川。

不過,儘管近些年新銳品牌們在快速崛起,且在線上渠道蠶食雀巢的份額,但後者的市場地位短時間恐難撼動。根據歐睿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期間,雀巢佔據速溶咖啡超過6成市場份額。

產品創新與庫存難題

基於各類速溶咖啡形態升級保鮮技術,是各家速溶品牌的技術突破方向,也是隅田川的產品核心賣點。

據36氪了解,隅田川掛耳咖啡、鮮萃咖啡液主要通過跟日本工廠簽署獨家合作形式保證產能,近年來開始建設本土供應鏈,包括籌劃在江蘇、雲南自建生產線,以及合作部分本土上游工廠。

但「保鮮」技術基礎以及新品的持續推出,難掩隅田川在銷售端面臨的難題。

一位接近隅田川的人士稱,隅田川目前面臨不小的庫存壓力,在通過各種渠道低價去庫存,同數量正價款咖啡液咖啡,在李佳琦直播間賣19.5元,臨期款在拼多多13.9就可以買到。

36氪注意到,隅田川在品牌拼多多旗艦店以及天貓海外旗艦店,銷售保質期僅剩約3個月的臨期咖啡。其中隅田川在拼多多渠道上架的萬人團產品,8顆濃縮液定價9.9元包郵,產品剩餘保質期在2-3月不等。

此外,36氪近日從官方渠道下的訂單發現,隅田川天貓旗艦店「促銷款」掛耳咖啡,生產日期為2022年2月,到手之後所購產品的保質期已經過了2/3,僅剩半年保質期。

在小紅書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費者提到關於隅田川臨期咖啡的反饋,從部分網友提供的訂單來看,產品實付價格約為零售價折扣的3折左右。

臨期商品是快消品庫存壓力的一面鏡子,當前隅田川在線上渠道對於臨期及准臨期產品的銷售,反映出隅田川當前在產銷端面臨著一定經營挑戰。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