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國職業教育行業洞察報告

.. 2023年1月,國考筆試開始,此次報名人數為近十年新高。隨着公務員考試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多考生選擇參加相關培訓,以獲取優異成績,包括公務員考試培訓在內的職業教育行業不斷火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指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者實現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而實施的教育,包括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

1、發展環境

需求端:就業壓力增加,職業教育需求激增

教育部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高校畢業生超1,000萬,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歷史新高。近幾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本科畢業成為「標配」,僅靠學歷即可找到滿意工作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學生就業壓力增加。為提升自我競爭力,獲得滿意工作,公務員、教師、司考、注會等職業資格考試報名人數和想提升IT、語言等職業技能人數不斷增多,競爭愈發激烈。因此,人們通過參培高效通過考試和提升能力的意願提升,相關職業教育需求持續增加。

政策端:政策明確職業教育發展方向,支持多元化辦學

自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開始實行起,國家愈發重視職業教育行業,不斷推出各項政策,鼓勵提高勞動人才素質和能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近幾年,國家從教育體系、教育水平、辦學環境和資源配置等環節多維度明確職業教育發展方向,並扶持民營職業學校健康發展。2019年國務院發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支持企業和社會各界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到2025年,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辦學格局,基本建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學校,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前列。

 

2、發展現狀

產業生態:由上游內容、技術支持、中游培訓機構和下游用戶組成

產業鏈上游。產業鏈上游由技術支持、內容支持組成。技術支持包括數字管理SaaS平台、教學硬件設施提供商、在線授課平台等。數字管理SaaS平台為中游機構提供在線教育的平台建設及運營服務;教學硬件設施提供商提供移動智能終端、電子筆、多媒體講台等,其技術門檻低,營業利潤率較低,面臨轉型壓力,部分有研發實力的企業依託硬件產品逐漸布局相關軟件產品的研發及銷售;在線授課平台為下游用戶提供線上課堂,讓線上教學更為簡單方便。此外,內容支持為教育機構提供教學內容,包括音像圖書出版社、教育培訓機構和老師個人等。內容是教育行業的核心資源,其前期研發成本較高,但變現利潤率高,部分擁有內容生產能力的教育機構開始自主編製教材,降低上游內容資源購買成本,並形成自身特色。

產業鏈中游。產業鏈中游包括各類培訓機構,主要分為考試培訓和技能培訓,考試培訓包括公考、司考、會計考試培訓,技能培訓包括金融、IT、語言等培訓。培訓機構行業進入壁壘低,且細分賽道眾多,各賽道集中度低,競爭較為激烈。

產業鏈下游。產業鏈下游主要以接受教育的用戶為主,包括學校、企業等B端和個人、家庭等C端用戶。IT、財經等類型企業和學校傾向於為其僱員和學生統一採購職業教育課程,培育其職業競爭力。而C端用戶則主要以發達城市的學生和職場小白為主,其面臨從校園過度到職場的挑戰,期望通過持續充電,獲取職場優勢。

細分板塊:職業技能培訓符合更多人自我提升需求,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職業教育市場較為多樣,分為多個細分賽道。從培訓結果來看,分為職業技術培訓和職業考試培訓,市場規模分別為1,524和691億元。職業考試培訓主要分為如註冊會計師、司法考試等的資格考試培訓和招錄類考試培訓,具體又包括公務員考試培訓、事業單位考試培訓和教師招錄考試培訓,其中以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培訓為主。

職業技能培訓:為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獲得更高薪資,人們傾向選擇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以IT和金融類為例,隨着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金融行業不斷成熟,催生巨大高素質、頂尖IT、金融類人才缺口,越來越多勞動力為提高自身競爭力選擇考取相應的證書或參與相關培訓,為職業技能培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職業考試培訓-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近年來,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穩定編製和良好的薪資待遇水平吸引越來越多人報考。2022年國家公務員報名並最終通過審核人數約為212萬人,較去年增長35.2%*。但由於名額有限,考試競爭十分激烈,國家公務員錄取率近1.5%*,因此參考人員付費參培,獲取優異成績的意願較高,職業培訓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此外,公務員考試培訓行業集中度較高,行業龍頭先發優勢較強,已在市場上獲得優良聲譽,從而吸引更多優質師資和學員,形成良性循環,包括中公教育、華圖、粉筆等。

 

職業考試培訓-教師資格考試:教育部數據顯示,近幾年,教師資格考試持續火熱,2021年報考人數達到1,144.2萬人次,再創新高。此外,教改之後,筆試科目難度更高,通過率大幅降低,從原先的各省約50%-70%降低至25%-30%*,越來越多考生開始選擇參加培訓,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且行業目前未出現較大龍頭企業,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證券

市場規模:職業教育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職業技術培訓佔大比重

隨着線上教育模式滲透率和人們參培付費意願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人選擇接受職業教育培訓以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職業教育市場規模不斷提升。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職業教育市場分為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考試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的潛在人群基數較大,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98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524億元,預計2022年增長至1,671億元;2022年,職業考試培訓市場規模預計為836億元,較去年增長15.6%。

 

3、發展展望

為穩定提升教學質量,自建研發體系成為職教機構發展模式之一

作為教育行業,名師是建立品牌口碑,形成「滾雪球」式規模擴張的核心資源。然而,對於職教機構,僅依賴個別名師則意味着不穩定性。當老師的個人能力受到學生信賴后,其易接收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容易跳槽或自主創業,這意味着職教機構處於被動狀態。因此,自建內容研發體系,穩定培養名師和輸出優質內容成為職教機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選擇之一。在打造研發體系前期,機構應收集考試、技能信息資源,整理學習中的重難點,通過劃分不同學習階段,設計相應的課程及配套圖書,逐步形成完整標準化的教學體系。

 

線上教育的快速發展,推動職業教育繼續向下沉市場拓展

隨着數字技術的逐漸成熟,線上課堂可以模擬授課場景,節省職教機構鋪設線下門店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的同時,降低課程價格,減少人們上課的空間和時間限制,提升參培和付費意願。騰訊營銷調研數據顯示,36%的學員通過線上/錄播等形式完成學習。在此趨勢下,下沉市場較強的公務員、銀行、教師等招錄培訓需求得以釋放,存在巨大發展潛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36氪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36氪研究院

36氪研究院根據行業發展、資本熱度、政策導向等定期輸出高質量研究報告,幫助政府、企業、投資機構等快速了解行業動態,把握髮展機遇和明確發展方向。同時,研究院致力於為全國各級政府、企業、VC/PE機構、孵化器/產業園區等提供專業定製化諮詢服務。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網絡與創業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