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五,我身邊的不少朋友在這個春節收到了不少紅包,不斷的問我有沒有新機值得購買。

事實上,手機市場近兩年都沒有什麼技術上的大突破,很多朋友還在用着一年前、兩年前的旗艦級手機,並且也沒有出現明顯性能不夠的情況。如今不少朋友剛好想藉著第二代驍龍 8和迎新年這股勁,換一個還能用一兩年的旗艦級新品。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波在新年值得購買的旗艦級新品,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第二代驍龍 8是購買新機首選
在我看來,如果想要現在購買的產品還能再用個一兩年,第二代驍龍 8無疑是一個關鍵。首先在架構上,第二代驍龍 8重新進行了調整,從早前的1+3+4的架構變成了1+2+2+3的架構,一個基於Cortex-X3的Kryo超大核,主頻達到了3.2GHz,四個性能核心(2 x Cortex A715 + 2 x Cortex A710),頻率均為2.8GHz,三個能效核心Cortex A510,頻率為2.0GHz。

基於此,新處理器的性能有了質的飛躍,相比於第一代驍龍 8在性能上提升高達35%,能效提升了40%。
而在GPU上,第二代驍龍 8搭載的是Adreno 740 GPU,圖形性能相比第一代驍龍 8有着25%的提升,在能效上提升了45%。除此之外,第二代驍龍 8還有一個更為重磅的能力,那就是光線追蹤技術,通過提供環境光遮蔽、高清晰度陰影、以及不同材質的真實反射效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未來我們也將會見到一些3A大作向移動領域進行遷移。

除此之外,在影像、AI等方面,第二代驍龍 8也有跨越式的升級。所以,第二代驍龍 8足以能夠承載未來兩年內的技術進步。
正因如此,我推薦的新機(除摺疊屏),都與第二代驍龍 8相關。
新·水桶旗艦:小米 13
說到「全能型」選手,小米肯定有着一席之地,尤其是全新發佈的小米 13。
雖說小米 13這款產品和iPhone的外觀有些相似,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稜角分明的直屏手機真的很好看。
在外觀上,小米13正面是一塊中間打孔的三星E6材質OLED屏幕,四周黑邊等寬設計,分辨率為2400*1080,支持120Hz高刷新率,局部峰值亮度為1900nit,支持杜比視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塊屏幕只支持8bit色深。
在整機的質感上,小米 13還是下了大功夫的,邊框採用高亮金屬邊框,並且后蓋均採用了素皮材質,並且不沾指紋,在手感上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在影像方面,從去年小米和徠卡之間進行合作之後,小米充分的利用了徠卡提供的幫助,在小米 13這種非旗艦型號的手機上也進行了「技術下放」,加上了徠卡Logo,並沒有使用業內常見的「湊數」手段。
首先在主攝方面,小米 13配備了5000萬像素的主攝,f/1.8光圈,傳感器為索尼的IMX800,支持HyperOIS光學防抖、12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光圈為f/2.2、10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光圈為f/2.0,支持OIS光學防抖。
除此之外,像此前在小米 12S Ultra上才有的7P非球面鏡、防眩光鍍膜、新型環烯烴材料等等,也都出現在小米 13當中。
這裡我們通過幾個樣張來進行展示,如果對這台手機感興趣,也可以去看看我們此前的詳細評測《小米13標準版的徠卡影像究竟有多邪乎?》。



最後,小米 13支持67W有線充電和50W的無線快充,目前官網8GB+128GB版本售價3999元。
背刺之王:Redmi K60 Pro
如果說有一個詞能形容Redmi K60 Pro的話,那這個詞一定是「狂暴」,不止性能,還有對小米的瘋狂背刺。
Redmi手機的K系列,一直都是Redmi高性能、性價比的代表,之前就被盧偉冰親切的稱為「焊門員」。如今K60 Pro出現,再次將性能和配置拉到更低的價位。
但在這裡我要提一句,Redmi K60 Pro不適合所有消費者,雖然在背板上採用了玻璃和素皮材質,但中框和屏幕支架採用了塑料材質,重量也達到了205g,在手感和質感上要遜色很多,更適合注重性價比的朋友。
Redmi K60 Pro在設計上就彰顯出了性能感,屏幕採用中間挖孔設計,屏幕分辨率為3200*1440,支持杜比視界,峰值亮度可達1400nit,最高支持120Hz刷新率,廠商為華星光電,支持12bit色深。
在背部設計上,Redmi官方稱為刀鋒戰士的設計理念,整個攝像頭模組就像刀片一樣,並且還推出了糅合了經典賽道元素的「冠軍版」,將碳纖維紋理素皮進行拼接,更具力量感。
在散熱上,Redmi K60 Pro更多是為遊戲考慮,加入了5000mm²的大型液冷VC,還有LPDDR5和全新的UFS 4.0,配上FEAS2.2 自研智能穩幀調校,在遊戲表現上更為穩定,具體詳細評測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Redmi K60 Pro的野心絕對不止是幹掉「電競手機」》。
在影像方面,Redmi K60 Pro採用了和小米 13同樣的主攝傳感器,IMX800,5000萬像素、8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200萬像素的微距鏡頭,不過遺憾的是,並沒有繼承小米的徠卡影像實力,並且也沒有用上小米 12S Ultra的影像技術。
這裡我們展示樣張。
Redmi K60 Pro這次加入了小米澎湃 P1自研快充芯片,在充電功率上升級到了120W有線快充,無線快充支持30W。目前官網8GB+128GB版本售價3299,非常具有性價比。
"遊戲手機":一加11
一加經過不斷的動蕩,終於在老大哥OPPO的幫助下,對產品進行了定位,那就是「遊戲手機」。
雖然很多粉絲都還沉浸在一加「低人一等」的消沉氣氛中,但不可否認,一加 11確實是一款不錯的產品。儘管一度被宣傳為「未來性能引領者」,但我們也能從各種配置中看到,一加並不想局限於遊戲手機這一領域。
首先來看外觀,從一加 10 Pro開始,一加的外觀審美就開始走向「與眾不同」,乍一看可能彆扭至極,但時間長了,反倒是能接受了。
背面採用「黑洞」設計,增強了產品的辨識度,並且在攝像模組上,還加入了「時間刻度」,細節上滿滿的誠意,中間還有「HASSELBLAD」的標識,證明其影像能力。
正面採用左上角挖孔設計,支持2K+120Hz高刷新率,杜比視界,局部峰值亮度為1300nit,支持10bit色深,屏幕材質為三星E4,而非目前旗艦E6。
作為性能至上的一款手機,在性能配置上確實可圈可點,LPDDR5X搭配UFS 4.0,在流暢性上做足了保證。除此之外,一加還加入了HyperBoost 2.0遊戲穩幀技術,以及3685m²的超導真空VC液冷散熱,保證了遊戲的穩定性。關於性能方面的詳細評測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一加11將就了嗎?》。
影像方面,一加 11主攝採用了5000萬像素主攝,傳感器為索尼IMX890,支持OIS光學防抖、3200萬像素長焦鏡頭,傳感器為IMX 709,支持2倍光學變焦、4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傳感器為IMX 581,支持3.5cm微距拍攝。
從整體配置上來看,一加 11並沒有選擇湊數的傳感器,這也讓其的成像效果有了保證。
這裡我們來看樣張。
一加 11支持100W有線快充,不支持無線快充,目前官網12GB+256GB版本售價3999元。
影像拉滿:vivo X90 Pro+
雖然第二代驍龍8推出時間不久,但如果真要說影像旗艦的話,那一定有vivo X90 Pro+的一席之地。
vivo X90 Pro+的外觀極具辨識度,首先就是碩大的攝像頭模組,僅從外觀就能感受到其強大的影像實力,下方的金屬蔡司Logo,也為其賦予了更多的專業屬性。
在手感上,vivo X90 Pro+的表現不錯,素皮后蓋搭配上金屬的中框,讓整個手機更有「渾然一體」的感覺,正面的三星E6材質屏幕也讓其看着更有通透感,局部峰值亮度為1800nit,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搭配上超聲波指紋,高端感十足。
不過唯一遺憾的是,vivo X90 Pro+的重量比較出乎意料,達到了221g,逼近遊戲手機紅魔 8 Pro。
在影像配置上,vivo X90 Pro+配有一個6400萬像素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支持100X變焦、蔡司一英寸T*主攝,5000萬像素,傳感器為IMX989、一個5000萬像素,f/1.6定焦大光圈鏡頭、一個48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並且配有一個dTOF激光對焦傳感器。
除了基礎的影響配置,vivo X90 Pro+還加入了vivo自研芯片V2,能夠對影像進行更強大的AI能力,這裡我們來看樣張,如果有興趣,也可以看我們之前的詳細體驗《時隔一年,vivo將自家的影像旗艦打磨成啥樣了?》。


vivo X90 Pro+支持80W有線快充,50W無線快充,目前官網12GB+256GB版本售價6499元,算是價格比較高的國產手機之一。
最強性能遊戲手機:紅魔 8 Pro+
如果說什麼才是手機性能的巔峰,那遊戲手機肯定是最佳答案。
紅魔 8 Pro+通過內置散熱風扇,以此來達到手機更巔峰的性能,在整體性能用料上,可以說用豪華來形容。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各種散熱技術的加入,讓其在外觀和設計上「與眾不同」,很難作為日常手機使用。
除此之外,在系統層面,遊戲手機的「難用」也是公認的,相較於其在遊戲領域的各種功能,遊戲手機在本地化和易用性上確實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紅魔 8 Pro+也不例外。

不過這並不妨礙其成為性能最強的手機。
紅魔 8 Pro+在正面設計上,為了能有更好的遊戲體驗,採用了「真全面屏」,也就是屏下攝像頭技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自拍效果,但畢竟是遊戲手機,使用前置攝像頭的場景還是較少一些的。
紅魔 8 Pro+的正面採用了COP封裝工藝,窄邊框設計讓屏佔比達到了93.7%,屏幕供應商為京東方,支持120Hz高刷新率,峰值亮度達到了1300nit,觸控採樣率達到960Hz,支持1440Hz高頻PWM調光以及10bit色深,基本沒有槽點。

在手感上,紅魔 8 Pro+採用了直屏設計,在遊戲時有更好的手感,並且金屬中框的加入讓其在質感上更勝一籌,此外,觸控肩鍵的存在,也讓其在遊戲時有更好的表現。
在針對遊戲表現上,除了內置風扇,紅魔 8 Pro+還搭載了紅魔自研遊戲芯片:紅芯R2,主要作用為同步,將遊戲內的震動、燈光、音效與觸控結合在一起,讓用戶有更立體的遊戲體驗。

雖然紅魔 8 Pro+在遊戲領域堪稱天花板,但在其他領域的表現則比較一般。
在影像方面,紅魔 8 Pro搭載5000萬像素三星GN5主攝,200萬像素微距鏡頭,以及一顆800萬像素廣角鏡頭。
在充電方面,紅魔 8 Pro支持165W快充,不支持無線充電,配有全功能Type-C接口,目前官網12GB+256GB版本(暗夜騎士)售價5199元。
摺疊屏旗艦「雙機組」:OPPO
其實如果從長時間的使用來看,我個人並不推薦摺疊屏產品,因為目前在軟件的適配程度上,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走向成熟。但奈何,最近身邊被OPPO摺疊屏種草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從目前已經發佈的摺疊屏手機產品來看,表現最好的還是要數OPPO的兩款摺疊屏旗艦:OPPO Find N2和OPPO Find N2 Flip。
OPPO Find N2採用的是「大摺疊」的方案,但出乎意料的是,OPPO Find N2並非使用的是目前常見的屏幕比例,而是更接近正方形的外觀設計,內屏尺寸為7.1英寸,外屏尺寸為5.54英寸,並且均為三星E6材質,且支持120Hz的高刷,完全補足了上一代OPPO摺疊屏的短板。

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這台手機的重量和手感,真的超乎預料,OPPO Find N2的重量為233g,與目前直板旗艦機重量幾乎相同,並且支持自由懸停,且已經有不少App進行適配,如果想了解目前摺疊屏使用體驗,可以參考我們此前的文章《Find N2是第一款能夠搶佔「主力機」地位的摺疊屏手機》。
在影像方面,OPPO Find N2加入了自研影像專用NPU芯片:馬里亞納X,搭載5000萬像素主攝、4800萬超廣角鏡頭以及3200萬像素的專業人像鏡頭,並且與哈蘇進行聯名,在影像表現上非常出色。
唯一的遺憾就是,它搭載的是驍龍8+處理器,而非目前最新旗艦。
第二款就是OPPO的「小摺疊」產品:OPPO Find N2 Flip,雖然處理器為天璣9000+,但我還是推薦了這款產品,沒有別的原因,OPPO Find N2 Flip的外觀實在是太吸粉了,輕巧的外觀設計搭配多樣的顏色,搭配亮面金屬中框,想不吸睛都難。

OPPO Find N2 Flip在內摺疊的基礎上,在外面也加入了一塊不小的外屏,可以快速瀏覽信息和卡片,如果來微信的話,還能用表情、短語或者語音轉文字的方式進行快速的回復。
這款產品的內屏支持120Hz的高刷新率,峰值亮度達到了1600nit,並且支持HDR10+。在影像方面,OPPO Find N2 Flip同樣加入了馬里亞納X,主攝為5000萬像素鏡頭,配有一顆8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為了更好滿足女性消費者的自拍需求,前置鏡頭也為3200萬像素。

最後,OPPO Find N2充電功率為67W,目前官網12GB+256GB版本售價為7999元。OPPO Find N2 Flip充電功率為44W,目前官網8GB+128GB版本售價5999元。
以上就是我所推薦的在新年值得購買的新機,如果大家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討論,希望大家都能在新的一年裡找到自己心儀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