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彭孝秋
是「卷」,還是「躺平」?面對現實的壓力,口頭行為上的「內卷」或「躺平」只是借口。改變現狀,尋找情緒的突破口,尋求心理認知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階段,泛心理App能夠提供一個平台,幫助我們認識並緩解負面情緒。
36氪注意到,在泛心理賽道中,對比專註內容的「月食」,專註線下諮詢的「簡單心理」及「壹心理」而言,測測發展方向為測評、社區互動、AI諮詢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其擁有星座、沙盤、心理等多種測評工具及AI諮詢,是一個輕量級泛心理療愈平台。
測測從測評起家,2013年至2017年吸引了對星座性格、心理測試愛好的年輕人;2017年後開放社區平台,搭建基於泛心理服務的在線社區,用戶可以自由發佈文章、交流,保持用戶粘性;交流諮詢等泛心理服務則提供溫情支持,這些與在線諮詢師的互動交流,相當於電台熱線中的心理解壓、情緒疏導。
測測聯合創始人、聯席總裁張新華向36氪表示,測測想為年輕人排憂解難。面對工作學業感情上的諸多問題,年輕人面對很多問題,要麼捲起來,要麼就躺平了,但是中間大多其實是想改變現狀。
事實上,新冠疫情后,大部分人存在情緒壓力和心理障礙並且減少了對心理治療的防禦感。根據《2022安盛心理健康狀況調研報告》超過一半內地受訪者認為新冠疫情大大提升了全社會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減少了世俗對「心理治療」的忌諱與排斥。
張新華表示,測測已經招募近2萬名專業達人和諮詢師,加之智能問答服務機械人「小測AI」,能夠幫助用戶在生活中無助和焦慮的時刻,通過心理諮詢疏導,實現「接受自我、積極提升自我」的心理成長過程。
測測成立以來先後獲九合創投、遠瞻資本、百合網(上海復星)、騰訊雙百等明星投資方支持。 商業模式方面,從2017年開始,測測打通「工具+社區+在線諮詢」服務模式,研發團隊逐漸打磨「3D心理沙盤、AI虛擬諮詢師」等新產品。目前,測測已經啟動海外市場,目前海外用戶已經突破百萬,這些將是測測後續收入的增長點。
測測泛心理社區的AI應用服務逐步在提升,從2020年已經為會員提供服務的「小測AI」,每天為五萬左右用戶提供在線文字諮詢和交流服務,今年上線的「3D心理沙盤」,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豐富的心理測評工具,為諮詢師提供了智能化的分析支撐。
虛擬諮詢師—「俞今金」在研發團隊努力下,已經實現在線測試,在下一個階段,測測還會結合智能手環、VR(虛擬現實)等設備,實現心理服務領域的深度AI支撐,加強科技對心理服務領域的賦能和「AI化應用」。
事實上,虛擬諮詢師的出現,並不是取代原有的心理諮詢師,而是為了協助支持心理諮詢師提升諮詢效率。「俞今金」以互動的方式對用戶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做出基於AI分析的實時解答。當面對虛擬人時,用戶更容易坦言內心隱匿的情感和心理問題。虛擬人內置的AI模型則能對用戶面臨的問題作出分析診斷,並以實時互動的方式,為其搭建心理服務場景,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療愈服務。
測測虛擬人
在3D心理沙盤中,AI除了結合心理學理論基礎外,還會根據沙盤空間擺放位置、近千種沙具類型解讀對應含義、使用APP時所關注的角度等,從用戶的人格特質、行為風格、價值觀體系、心理狀態等角度生成AI解讀報告。目前測測的心理沙盤已經開放自我探索、親密關係、職業發展、原生家庭四個主題,幫助用戶多維度探索內心狀態,進一步探索自己的成長優勢和發展阻力,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調整,完整自我認知。
3D心理沙盤
心理沙盤最初應用於青少年雙向情感障礙的心理治療工具,發展到現在,可以客觀真實展現內心世界,是心理諮詢的輔助工具之一。國內仍舊是小眾,對諮詢師要求較高,且對空間要求高。測測將其線上化、娛樂化遊戲化可以降低認知門檻。心理沙盤上線后,測測日均使用頻次已有萬人。
掃碼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