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着,華平中國將告別持續了6年的Co-head模式,進入獨立head時代。
2000年,程章倫以分析師的身份進入華平。在此之前,程章倫在香港供職於所羅門美邦銀行和美國信孚銀行的投資銀行部,對併購業務熟稔。在華平22年裡,他主導了多個項目,比如牽頭了58同城私有化,還曾主導聯合創辦了銳迪科微電子,該公司后被清華紫光收購。2011年銳迪科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之後以9.07億美元的價格私有化退市,而華平在這個過程的總投入不過2500萬美元。
作為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PE,華平早在1994年就進入中國市場。在此之前,華平中國經歷了三代中國掌門人的更迭:孫強是華平中國業務的締造者,2017年他回歸PE界后,開始掌管另類資產管理公司TPG的中國業務;第二代掌門人黎輝於2016年辭職,此後創立了大鉦資本;而在黎輝離開后,程章倫和魏臻接棒,自此開啟了共同領導的6年。
魏臻比程章倫晚兩年加入華平,此前供職於麥肯錫(上海)和摩根士丹利(香港)投資銀行部。他主要關注消費、醫療等領域,曾先後主導了對國美電器、銀泰百貨、孩子王、中通快遞等公司的投資。
未來,魏臻將繼續領導中國團隊、制定中國區發展戰略。值得一提的是,華平中國現有12名合伙人,平均司齡為14年。
入華28年以來,中國和東南亞市場一直是華平投資的關鍵之地。截至目前,華平在全球管理85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中國和東南亞佔比1/3。 整體而言,華平在華的投資還是圍繞消費、TMT、醫療、地產、金融服務和工業科技六大領域展開。
2019年6月,華平中國二號基金募資完成,從啟動到關賬僅用了5個月,資金規模較華平中國一號基金翻了一倍,總額高達45億美元。同年,華平為出資人返還了超20億美元的退出回報。
近兩年來,面對一級市場風向驟變、二級市場退出等變化,作為一家原本更接近於中後期的PE機構來說,華平在投資審美和階段上也有一些進化。
此前,當被問到是否會推出早期或VC基金時,魏臻回答:華平是一個有着非常靈活投資策略的投資機構,華平對自身的定位更多是「捕捉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華平今年正式開始募集首支人民幣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