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議的PAN是進程自適應自動NUMA(Process Adaptive autoNUMA),是一種計算自動NUMA掃描周期的自適應算法。AMD公司的Bharata B Rao在Linux內核補丁系列的徵求意見稿中進一步解釋說:"在這種新方法(進程自適應自動NUMA或PAN)中,我們在每個進程水平上收集NUMA故障統計數據,這可以更好地捕捉到應用行為。
此外,該算法根據遠程故障率來學習和調整掃描率。由於不拘泥於一個靜態閾值,該算法可以更好地應對不同的工作負載行為。由於進程的線程已經被視為一個群體,我們在任務的[內存管理]過程中添加了一堆指標來跟蹤各種類型的故障,並從中得出掃描率。新的每進程故障統計只對每進程掃描周期的計算有貢獻,而現有的每線程統計繼續對numa_group統計有貢獻,這最終決定了跨節點遷移內存和線程的閾值。
對於終端用戶/AMD EPYC客戶來說,最重要的價值是PAN如何提升Linux性能。通過PAN的Linux內核構建,他們發現Graph500互連HPC基準與默認的Linux內核構建相比受益高達14.93%,NAS基準快了8%,PageRank只快了約0.37%,其他結果從不到1%到更重要的數字。這只是AMD到目前為止所評估的有限的測試選擇--如果這個補丁系列過了RFC階段的評估,成為其他內核維護者所支持的內容並最終被納入內核的上游,那麼接下來的基準測試值得關注。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Linux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