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授權指令系統可以研製產品,但不可能形成自主產業生態,就像中國人可以用英文寫文章,但不可能基於英文形成民族文化。」 龍芯中科董事長鬍偉武此前對雷峰網說,「於是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我們決定自主開發一套指令集LoongArch。」
「我們敢於構建新的指令系統的生態,是因為過去20年的積累讓我們掌握了9個能力。」胡偉武表示。
龍芯掌握的9個能力包括:3個基礎編譯器(GCC、LLVM、GOLANG);3個虛擬機(Java虛擬機、JavaScript虛擬機、.NET虛擬機);3個二進制翻譯系統(X86、ARM和MIPS指令系統的翻譯)。
2021年4月,龍芯正式發佈完全自主指令集架構Loongson Architecture,簡稱龍芯架構或LoongArch,包括基礎架構部分和向量指令、虛擬化、二進制翻譯等擴展部分,近2000條指令,不包含MIPS指令系統,具有完全自主、技術先進、兼容生態三方面特點。
三個月後的2021年7月,首款採用自主指令系統LoongArch的處理器龍芯3A5000 CPU發佈,該處理器包含四個處理器核心,其中每個處理器核心都採用64位超標量GS464V自主微結構,包含4個定點單元、2個256位向量運算單元和2個訪存單元。
根據龍芯的說法,與龍芯上一代處理器3A4000處理器,3A5000處理器在保持引腳兼容的基礎上,性能提升50%以上,功耗降低30%以上。
「龍芯架構的發佈,是中國信息產業的一個重要成果,希望龍芯等國產CPU開展協同攻關,開拓創新,能夠成為國家網信事業的堅強底座。」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國產軟硬件的發展過程一般要經歷『不可用』到『可用』再到「好用」三個階段,採用自主知識產權龍芯架構的龍芯3A5000/3C5000L等國產CPU,已經在我國各領域廣泛應用,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胡偉武說:「過去把指令系統和CPU芯片聯繫起來比較多,其實指令系統更多關係到的是軟件生態,比如X86支撐Windows生態、ARM支撐Android生態。只要把軟件想清楚了,CPU換指令系統並不難。」
也就是說,推出一個指令系統不難,難的是生態的構建,這也是芯片業界的共識。
2022年1月13日,龍芯舉辦首屆LoongArch生態創新大會,這是龍芯構建生態的關鍵性一步,也是徹底打破由Wintel及AA國外廠商主導的基於指令集及芯片設計的生態體系,填補國家信息化發展對芯片要求性能優異並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空白的破冰之舉。
胡偉武在龍芯首屆生態大會上表示,一個優秀的生態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開放,越開放合作夥伴越多。二是兼容,把合作夥伴的工作形成合力。三是優化,通過系統優化而不僅僅是CPU升級來提高性能。龍芯中科將秉承上述開放、兼容、優化的理念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建自主生態。
雷峰網了解到,統信操作系統、麒麟操作系統、龍蜥操作系統、WPS辦公軟件、微信、360瀏覽器等均已支持LoongArch。通過二進制翻譯支持了X86/Linux平台和X86/Windows平台的部分應用以及X86/Windows平台的大量打印機外設。
未來,龍芯將推出基於LoongArch的充分考慮兼容需求的自主編程框架。
眾多的合作也在龍芯首屆生態大會上發佈,包括統信桌面操作系統V20( LoongArch版)、銀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統V10SP1(龍芯版)、龍蜥操作系統(Anolis OS) 8 LoongArch 版本、聯想開天M540Z龍芯3A5000台式機、同方超銳L860-T2龍芯3A5000筆記本、七〇六天熠系列龍芯3C5000L服務器、龍芯瀏覽器V3等多款聯合產品。
當然,生態的構建更需要最終用戶的支持。
龍芯中科副總裁張戈表示,已有近百家廠商推出了數百款基於LoongArch的龍芯桌面、服務器、網安、密碼等產品,龍芯從去年開始牽頭成立了龍芯生態適配服務產業聯盟,目前已經有70餘家適配中心和相關機構加入,形成了遍布全國的適配服務聯動體系。
後續龍芯會致力於在國際社區創立LoongArch分支,同時組建LoongArch聯盟,把LoongArch指令集免費開放,聯盟不光對指令集本身開放,也將對部分處理器的IP核實現代碼也全部開放,以最大的開放程度來打造LoongArch生態聯盟。
生態大會上,來自中國民生銀行、浙江移動、江蘇省電化教育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等不同行業的專家分別就龍芯在金融、通信、教育、交通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領域的行業信息化建設及應用進行講解,充分說明了國產芯片由能用已經走到了好用的階段。
據悉,龍芯將在金融、通信、教育、交通、醫療領域打造LoongArch的應用標杆。另外,龍芯也通過生態夥伴計劃,以中小企業為中心打造全過程的生態夥伴成長體系,支持創業者,持續推動龍芯生態的建設。
龍芯中科總裁助理靳國傑表示,龍芯生態的發展方向有四個方面,選擇正確的生態路線、繼續擴展產品價值、應用遷移長期攻堅、堅定信心完成生態建設使命。
在生態建設上已經破冰的龍芯,會在下一屆生態大會帶來哪些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