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0 日,美團股價盤中一度跌超 9%,截至昨日收盤,美團股價下跌 7.07%,收報 262.8 港元。「美團股價暴跌」 也登上微博熱搜。美團股價連續 9 天下跌,從今年 2 月 18 日 460 港元/股的最高點,美團股價已經下滑 44%,市值 3 個月蒸發約 1.2 萬億港元。

反壟斷的大背景下,美團不僅被立案調查,平台外賣騎手的保障問題也被推向輿論的暴風眼。腹背受壓之下,美團會開始轉變嗎?

為什麼要警惕平台企業的壟斷問題?

二選一、大數據殺熟,平台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以 「二選一 「為例,二選一」 指的是平台利用優勢地位,採取不正當手段,強迫經營者在平台間二選一的行為。平台一旦處於壟斷地位,很可能濫用市場優勢地位,比如強迫平台商家二選一站隊,中小商家往往不得不選擇屈服。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產物,平台經濟具有天然的壟斷屬性。平台型企業涉及的行業領域多,用戶範圍廣,網絡效應大,用戶黏性也大。規模龐大的平台掌握了優勢地位,如果不加以監管,很容易出現強者恆強、贏者通吃的局面。

無論歐美還是中國,各國都在加強立法執法,遏制平台經濟所產生的新型壟斷。

2020 年 10 月,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認定亞馬遜、蘋果、臉書和谷歌 4 家科技巨頭利用其壟斷地位打壓競爭者、壓制行業創新,並建議美國國會對反壟斷法進行全面改革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變化。隨後,美國政府和 48 個州及地區對臉書提起反壟斷訴訟。

反對平台壟斷已經逐漸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識。

加強監管能撼動美團嗎?

與阿里巴巴一樣,美團大概率將因違反《反壟斷法》而受到行政處罰,並被勒令停止二選一等違法行為。

按壟斷法規定,對發現實施壟斷行為的經營者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 1-10% 的罰款,對應美團的罰款金額為 11~115 億元。如果以阿里巴巴受到的罰款為衡量標準,即按上一年銷售額的 4%,美團將可能被罰款 46 億元人民幣(約 7.06 億美元),相當於美團的凈現金餘額(180 億美元)的約 4%。

今年以來,美團已被判輸兩場關於不正當競爭的官司,形勢頗為不利。2 月,浙江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查明,美團向商戶推送了部分詆毀餓了么平台的信息以及要求 「二選一」 獨家合作構成不正當競爭,判美團向餓了么賠償 100 萬元。4 月,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美團存在明顯不正當競爭行為,判美團向餓了么賠償經濟損失 35.2 萬元。

不過,這次對美團的監管行動或許並不能撼動美團如今的市場地位。多家券商機構認為,罰款對美團的業務影響有限。在外賣市場競爭初期,「二選一」 行為對美團差異化其入駐餐飲商家有幫助,從而使公司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如今,美團在外賣市場的市佔率已經超過了 65%,在停止 「二選一」 做法后,美團仍可憑藉強大的市場地位和顧客忠誠度保持強勁增長。

平台經濟下的勞工權益和 AI 算法倫理問題

反壟斷監管之外,美團騎手的權益問題也再度引起輿論關注。

事件起源於北京市人社局副處長王林在體驗了送外賣不易之後,又攜巡視組同美團公司代表進行了對話,其中涉及外賣員工的勞動關係、保險等問題。在節目中,美團公司代表表示,目前美團平台上的註冊外賣員有將近 1000 萬人。這 1000 萬人都不是美團的員工,而是屬於外包的關係。為外賣員買的每天 3 元商業保險還是從其傭金中扣除的。

在這之外,一則有關於 「北大博士後為做研究送半年外賣」 的新聞也受到關注,引發了公眾對平台經濟中算法機制和 AI 倫理問題的關注。

據相關報道顯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雅博士后陳龍曾為完成博士論文的田野調查,在 2018 年體驗了 5 個半月的外賣騎手勞動,最終撰寫出《「數字控制」 下的勞動秩序——外賣騎手的勞動控制研究》一文。

他發現外賣平台在不停地收集數據。通過智能手機的 GPS 信號,可以跟蹤騎手的軌跡,還有商家、消費者、以及訂單內容等等數據,數據不斷累計,平台決策也就變得越來越聰明。

外賣調度系統扮演着管理外賣騎手的角色,在 AI 系統的驅動、調度下,外賣騎手的工作效率被儘可能地提高,勞動價值被高效撰取,但是勞動權益卻得不到對等的保障。

這或許也是平台企業反壟斷的難點所在,對 「二選一」 的市場行為可以依法進行處罰,但是對平台更深層次的算法機制進行監管則存在法律空白。平台企業算法是核心商業機密,相當於一個黑箱。相關專家表示,這導致在反壟斷執法過程中,識別和收集證據方面可能會陷入技術困境。

腹背受壓的環境下,美團已經無法對這些 「沉痾舊疾」 視而不見了。今後,如果美團不想被外界視為通過榨取和收割外賣騎手、用戶剩餘價值來實現商業變現的企業,就應該探索出一個能有效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平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