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本企業傢俱樂部秘書長劉志遠在發佈會上表示,數字化在數字貨幣、電動車、房地產的服務化過程中已經達成了三個共識:
數字化慣性使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誰先抓住機遇有可能脫穎而出,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話語權。
房地產仍然是一座具有巨大待采潛力的超級近金礦,而打開這座金礦的鑰匙是數字化,這是華為說的。
未來五年能夠完成數字化轉型的房地產企業,生存發展將面臨巨大危機。
但也存在四大誤區:
很多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一味追求技術和平台,忽視了業務融合。
數字化轉型以為能夠立竿見影,缺乏長期投入的耐心。
誤以為上了ERP就萬事大吉,實則無法應對業務變革需求。數字化最重要的服務業務服務客戶。
不惜重金自建系統。很多平台一兩年時間數字化建設花了幾千萬,雇很多博士研究企業內部的信息系統,其實並沒有多大用處,應該重視供應商的價值。
「過去很多企業家是重資產的思維來管理房地產,未來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數字化不再是房子出來之後再營銷,主動擁抱數字化,才能不掉隊。」劉志遠認為,數字化需要房企找出新的基因和新的組織化能力。
根據相關機構調研,目前房地產在數字化方面的應用場景,除了企業內部的���銷體系,還包括智慧社區、智能家居、智能家庭雲,開始從家庭空間向社區、校園、公寓等更多場景延伸,並與綠色、健康、電商等第三方平台融合。
全國智標委副秘書長尚治宇認為,1999年作為智能家居元年,對於智能社區整體進程有着明顯驅動,智能家居從概念走到單品、從單區走向全屋、從系統走向平台,從IoT與AI各自為戰到AIoT整體賦能,終於來到智能+人居的融合爆發期。
當房地產從單純的物理空間升級為美好人居的承載體,AIoT對實體經濟的融合作用開始提速,據權威部門數據顯示,AIoT產業的市場規模可達十萬億級。其中,智能社區是AIoT在房地產空間內下沉和落地重要形態。萬科、碧桂園等龍頭企業紛紛加入智慧社區和數字化的開發建設中。
京彩未來家運營負責人表示,過去十年是移動數據高速發展,而未來十年將是大數據、人工智能、AIoT、數據的指數級成長階段,數字實在下房地產商向運營商和服務商進行轉型是唯一出路,有效的改變消費者體驗、改變成本、改變價值,不然就會被這個產業淘汰。
2021年,京東繼續加碼智能社區,並將「互聯互通」的社區1.0形態升級為「全域場景物應用智能社區2.0」。
據京東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與產品部負責人介紹,此次升級主要是由越來越多樣化的智能終端設備和豐富的軟件應用而驅動,為了連接更多設備與應用,打通更多用戶與服務,京東智能社區2.0打造了1+2+N的生態服務模式(1朵社區雲,2個能力基座:智能物聯網平台、生活服務平台,N個社區場景物應用)為房企夥伴和社區管理者提供完整的社區應用SaaS系統。
這次升級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從設備聯網,到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從單品智能到場景聯動再到全域智能;
從被動控制的簡單智能到自主學習的主動智能;
從簡單的服務聚合,到將服務作為運營對象;
京東智能社區此次還推出了「物應用2.0」,面向社區場景做強擴展性和強適配性的開放性平台,讓各類屏幕終端融入其中。
京東智聯雲智能地產負責人透露,京東智能社區會基於物業應用的能力開放一些標準,合作夥伴可以開發社區場景、物業場景下的智能應用服務。比如說在社區場景下提供一些物業公告或者物業通知、呼叫電梯或者購物服務,有一部分是京東自營,很大一部分是外部的合作夥伴開發,合作夥伴開發應用不需要OTA,不需要定製化升級,只需要後台發佈會自動上到所有的中控系統中。
房地���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從粗放型轉向精細化發展,但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需求已不滿足於物理空間的舒服度,更加註重房子的內容功能。
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馮俊表示,房地產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功能和質量落後於市場需求、生產方式粗放、資源浪費、健康保障不足等問題,因此,房產數字化也將針對上述問題進行革新和補足:智能家居、線上交易、居所拓展和信用建設,成為房地產行業轉型初期的重要落腳點。
未來科技會對居住繼續賦能,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居住升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