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求學時期
主要設備清單:
- 顯示器:19寸1600*900顯示器-》23寸1080P顯示器+27寸1080P雙屏
- 電腦:ThinkPad S3 + Macbook Air + iPad Mini 2
- 其他:雷柏青軸機械鍵盤 + 羅技Master無線辦公鼠標

別的同學,漂洋過海出去念書,都是帶一些外面吃不到買不到的東西,比如榨菜啊什麼的。可是我硬是背着兩台筆記本電腦,甚至是一大塊兒鋼板——青軸機械鍵盤,出國了。剛到國外的第一套桌面如上圖,傢具基本上就是在IKEA解決的,黑色的帶雙抽屜的桌子,黑色靠背椅,黑色的三層書架,基本上這三件套就構成了我的第一個桌面的整體布局。

剛開始,我只買了一塊19寸的入門級顯示器,連在了筆記本電腦上,後來,隨着作(三)業(心)復(二)雜(意),一個屏幕工作,另一個屏幕瀏覽網頁的需求日漸增多,於是又購入了一台22寸的顯示器,組成了雙屏桌面。

那把橙色的機械鍵盤是我用的第一把機械鍵盤,依稀記得是雷柏的,很平價,敲擊也有一些澀感。不過段落感也還是很不錯的,這把鍵盤我一直用了快3年,非常經用。
另一個讓我覺得非常超值的就是羅技Master大師鼠標了,無線,鋰電池充電,及其舒適的人體工學設計,豐富的手勢按鈕。直到今天,這個鼠標我在公司寫代碼還在用,4年多時間從來沒出現過問題,也對我的手腕呵護有加。堪稱我的電子購買清單里最超值的數碼產品。
2018-2019,海外工作時期
主要設備清單:
- 顯示器:25寸Dell 2K可旋轉顯示屏+27寸1080P雙屏
- 電腦:2017款 Macbook Pro 13' + 台式機 + iPad Pro 12.9
- 其他:米家檯燈,無線充電板

新的階段,新的桌面,我的桌面布置也因為新的住處和生活狀態做了一些調整。
整體桌面: 我在房間的一角,擺了一張三角桌,同時延長了一張長條桌。三角桌巨大的縱深,讓雙屏顯示器的擺放有了更好的空間,同時也有更方便的空間;擺放筆記本和台式機,方便我在工作和娛樂狀態自由切換。

顯示器新購入了一台25寸Dell 2K可旋轉顯示屏,還撿了個便宜,一般這台顯示器要300多美金,當時有個閃購活動,159美金從Best Buy(一家數碼產品超市)購入。這台顯示器無論是色准,2K分辨率,還是可以橫豎旋轉的功能,都讓我在日常工作中體會到了很不錯的體驗提升。
2020,回國后
主要設備清單:
- 顯示器:29寸HKC21:9寬屏顯示器
- 電腦:2017款 Macbook Pro 13' + Alienware M15 + 任天堂Switch
- 鍵鼠:羅技G613遊戲機械鍵盤 + 羅技G502
- 其他:屏幕掛燈,米家快充無線板,綠聯信號切換器

今年初,因為家庭原因,我回到了國內工作,當時也是沒想到今年會是如此不一般的一年。由於是飄揚過海的搬遷,很多東西沒法帶回來,只能轉賣或者送人,於是乎回來的桌面基本就是需要從頭配置。這次,顯示器的選擇也化繁為簡,合二為一,選擇了一款21:9的寬屏顯示器,既保留了多任務工作的能力,也收穫了不太一樣的寬屏電影的觀看體驗,倒是也很不錯。

其中有一個小的設備我覺得值得一提,就是綠聯的一款信號切換器,一根線接顯示器,多條線可以連接switch,Macbook pro和外星人遊戲本,這樣我只需要通過切換器上的按鈕或者遙控器去切換信號源就可以輕鬆地在多台設備間進行切換了,非常便捷。

此外,鍵鼠也做了一些更新:羅技G613遊戲機械鍵盤 + 羅技G502,這套設備相對鍵位更加全面,鼠標更加遊戲化,正常體驗依然是很讓我滿意的,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是,能夠滿足我全部黑化的數碼產品統一感(狗頭)。有時候,統一的黑色色系會讓我有一種非常滿足的舒適感,包括現在很流行的系統黑暗模式化,作為一個程序員,黑化的外觀和設備,總能讓自己更加專註於內容本身。後面,針對目前桌面上的個各種小玩意,打算單獨做一期現在的桌面細說,就不一一展開了。
2016年到2020年,從我自己獨立生活布置第一個正式的桌面,不知不覺也過去了4年多的時間了,電腦,顯示器,鍵鼠,桌面布置也漸漸做了多次迭代。曬桌面一直是我在各種數碼論壇最喜歡逛的一個板塊,我自己的桌面不見得是設備很好的,也不見得是很酷炫的,但是每一次布置,產品的選購,都代表了我和那些精心布置自己桌面的人一樣,那種對於自己生活,工作的這一方小角落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