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無限之戰】國際大廠聚焦搶攻低軌衞星市場,SpaceX 預計將最快達到商業化
(本文經合作夥伴鉅亨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觀察〉 太空成新一代兵家必爭之地 低軌衞星商機明後年進入實質貢獻〉。)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5G 行動通訊時代正式降臨,怎麼滿足 5G 正在上升的需求端並顧及良好通訊品質,成為各大廠和供應鏈努力衝刺的方向。可實現 5G 覆蓋的低軌衞星市場潛力目前備受看好,因此國際大廠正搶先攻佔,台灣政府也初步預計將投入 27 億元,明年起推 5G 低軌通訊衞星計畫。(責任編輯:徐宇儂)
無線通訊(Wireless)成為後 5G 時代產品常態,因應高速傳輸需求,低軌衞星商機爆發,不只國際大廠積極搶進,預計太空也將成為新時代各國強權展示實力,隨着整體展業加速推進,業界也看好,明後年將邁入實質貢獻期。
群雄角逐太空低軌衞星商機,馬斯克的 SpaceX 最快達到商業化
目前國際衞星大廠來看,特斯拉(Telsla)創辦人馬斯克所成立的 SpaceX,衞星通訊計畫 Starlink 即將商業化,普遍被認為進度最快,至今送上太空的衞星已超過 600 顆,未來目標要達到 1.2 萬顆衞星。
除了 SpaceX 外,經歷破產危機的 OneWeb,在英國政府與印度電信運營商 Bharti 注資主導後,狀況好轉,英國政府更計畫 2030 年,要在商業航太市場取得 10% 市佔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投資成立 Kymeta、亞馬遜、波音等也都搶進低軌衞星市場。

台灣初步規劃投入 27 億元,推 5G 低軌通訊衞星計畫
而台灣也相當積極,總統蔡英文就曾提過,在未來近 10 年,全世界預計會發射數萬顆低軌道衞星,太空產業台灣也不會缺席,可以成為衞星零組件、地面接收設備的重要研發製造基地。
行政院明年也將推行 Beyond 5G 低軌通訊衞星計畫,初步規劃投資 27 億元,在 2021 – 2025 年,由國家太空中心、工研院合作研發衞星設備,並攜手台廠打造地面衞星接收設備,衝刺衞星通訊產業。
看好低軌道衞星通訊貢獻,衞星供應鏈將優先受惠
法人則認為,依照發展狀況來看,衞星供應鏈將優先受惠升空數量增加,出貨逐步放量,衞星訊號地面接收站相關供應鏈,則預計明年到後年會有實質貢獻。
低軌道衞星通訊是透過低軌衞星覆蓋整個地球,地面則以光纖和微小基地站接受訊號,一般手機就能互相通話,且具有全區覆蓋無死角等特性、應用廣泛,未來更可望成為新世代的行動寬頻骨幹。
(本文經合作夥伴鉅亨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觀察〉 太空成新一代兵家必爭之地 低軌衞星商機明後年進入實質貢獻〉;首圖來源:pixabay)
你可能會有興趣
• 【台灣飛鼠上太空!】中央大學研發「飛鼠號立方衞星」,12 月將與 SpaceX 獵鷹九號共乘升空
• SpaceX 花六個多月招募各種「最高安全級別」衞星工程師,下一步將為美國防部打造飛彈追蹤衞星
• 【快要逼近台灣 4G 網速了!】SpaceX 累計發射超過 700 顆星鏈衞星,官方公布最新下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