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之下的最強阿 Q 精神】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中國晶片製造能力世界第一……「在台灣」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任正非:晶片製造中國世界第一「在台灣」〉。)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面臨美國祭出的「華為禁令」,華為看起來並沒有陷入太大困境。該公司創辦人任正非近日 發表 對中國晶片製造能力的看法,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一!」不過,後頭卻補了一句「在台灣」……. 疑?原來是在吃台灣豆腐啊,那我就看懂了。(責任編輯:藍立晴)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近日表示,當前中國在設計晶片已經步入世界領先,華為目前累積了很強的晶片設計能力;晶片的製造,中國也是世界第一,「在台灣」。
新浪科技報導,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昨天發佈任正非 10 月 16 日接見中國頂尖大學組成的「九校聯盟(C9)」校長的講話,他在談到中國與華為面臨的「缺芯」問題時,作以上表示。
華為研發的 5 奈米製程「麒麟 9000」等高階晶片,此前就是委託台積電代工生產。但因為被美國制裁,台積電已於 9 月中旬停供晶片給華為。
TO 編按:華為主要仰賴兩大晶片來源,一是集團旗下海思半導體所設計的麒麟系列晶片,另外則是向高通、聯發科等獨立 IC 設計公司採購。由於海思晶片生產因美國禁令受阻,而在禁令逐步收緊的過程中,又少了技術含量來自美國的台積電、高通供貨,而聯發科 5G 研發幾乎都在台灣,所生產的也是標準產品的 5G 晶片,填補了華為禁令造成的市場缺口,也成了美國封殺令下的漏網之魚。
不過,今年 8 月華為禁令再次擴大,令原本的漏網之魚聯發科也成了禁令管制對象。日前傳出聯發科在今年 9 月向華為大量出貨手機晶片,價值高達 3 億美元,就是為了趕在制裁令在 9 月中生效前出貨,爆料人也 指出 ,這些貨還能讓華為「撐上一段日子」。
任正非說,晶片問題的解決不是設計技術能力問題,而是製造設備、化學試劑等上的問題,需要在基礎工業、化學產業上加大重視,產生更多的頂尖人才、交叉創新人才。
他說, 中國要重新認識晶片問題,晶片的設計,當前中國已經步入世界領先,華為目前累積了很強的晶片設計能力;「晶片的製造中國也是世界第一,在台灣」。
任正非點出中國晶片製造三大問題
「那麼大陸晶片產業存在什麼問題呢?主要是製造設備有問題,基礎工業有問題,化學製劑也有問題」。
任正非指出,晶片製造的每一台設備、每一項材料都非常尖端、非常難做,沒有高端的有經驗的專家是做不出來的。即使做出來,每年也只能生產幾台,市場需求不多,與投入的成本不成正比。
他說,例如光刻膠、研磨劑,有些品項全世界就只有幾千萬美元的需求,甚至只有幾百萬美元。幾千種化學膠、製劑,都是不怎麼盈利,「這是政策問題」。
任正非說,如果簡單地高喊科技創新,可能會誤導改進的方向。現在「卡脖子」的問題大多數是工程科學、應用科學方面的問題。
任正非建議,大學不要管當前的「卡脖子」,大學的責任是「捅破天」。頂尖的綜合性大學應該往「天上」走,不要被這 2、3 年的工程問題受累,要着眼未來 20、30 年國家與產業發展的需要。
任正非還說,科學家要把「鐵鏈」甩了,要有獨立的思想、自由的研究,「我們要允許幾個梵谷存在」。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任正非:晶片製造中國世界第一「在台灣」〉。)
延伸閱讀
【中國三大首富被退休】馬雲、騰訊馬化騰、聯想柳傳志相繼卸任,「國進民退」為哪樁?
「一輩子沒 996,你很驕傲了?」馬雲這樣看中國 996 的血汗工時
第三代半導體、光刻機、超級電腦成關鍵,中國全力發展的「十四五」規畫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