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管理「孤島效應」明顯,「數蟻」給出一站式雲端解決方案

.. PC 和互聯網的興起宣告了數據時代的來臨,而消費級移動設備的出現進一步加速了數據的生產與流動,其中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辦公文檔等內容型數據的比重越來越高。圍繞內容處理不同環節的需求,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網盤、雲筆記、在線文檔等產品。在諸多產品加持下,內容處理的效率還有更進一步的空間嗎?

36 氪近期接觸的雲端工作平台「數蟻」創始人李樂認為,內容處理的定義應納入內容的全生命周期,即創建、存儲、分發、變現各環節。儘管目前多個單環節都已出現了佔據大塊市場份額的產品,但環節間的通道尚未打通,「信息孤島」效應明顯,內容管理效率低下。例如,網盤存儲工具的分發功能偏弱,導致文件分發高度依賴安全性低、穩定性低的即時通訊工具;創建與存儲環節分離,導致網盤與文檔間的交叉引用操作十分繁瑣。

數蟻的思路是搭建打通各環節的雲端工作平台,降低網盤、文檔等工具間交叉引用的門檻。在強調多環節整合的同時,數蟻也對單環節產品進行了優化,希望將優質的單環節產品打造為統一內容平台的入口。

目前數蟻已落地的產品包括 7 月上線的網盤及 8 月開始內測的文檔:

  • 滿足存儲與分發環節需求的網盤產品

  • 在存儲環節,數蟻網盤優勢體現在:在傳輸速度方面,不同價位套餐的帶寬由 2Mb/s 至 20Mb/s 不等,優於主流網盤。在安全性方面,採用三重異地容災備份及不對稱加密傳輸來對文件與數據進行保護。在用戶體驗設計方面,數蟻將文件夾導航優化為逐級展開的「風琴折」方式,並支持多種格式文件在線預覽。   

    在分發環節,數蟻網盤的文件分發渠道包括鏈接/小程序分享及協作者邀請。前者主要用於短時效性的擴散,分發門檻低,便於移動端操作。後者主要用於長時效性的協同。協作者的身份被細分為六種,不同角色對應不同的編輯、查看與下載權限。通過精細化的權限管理與分發,數蟻可以滿足作業繳交、團隊協作、跨部門文件共享等不同場景的需求。

  • 滿足內容協同創建環節的文檔產品

    文檔主要滿足了的需求。產品設計上,數蟻文檔支持 Markdown 語法、支持多人同時編輯及支持文檔內批註實時互動,更顯著的優勢則在於文檔與網盤的深度融合——基於網盤功能,用戶可以在網盤內直接實現文檔的在線協作與分發共享,也可以在文檔內直接插入本地、互聯網或網盤內的文件。

數蟻接下來的產品計劃是一款筆記類產品及一款文檔管理 APP,前者瞄準用戶對個人創建內容的需求,後者則幫助用戶將移動端的文檔備份遷移到雲端,成為移動端上的內容訪問入口。在權限分發機制與多環節整合的基礎上,數蟻會評估客戶需求,持續向產品矩陣中補充拼圖,吸引需求側重不同的用戶群體,最終構建一個完整的雲端工作平台。

數蟻網盤的多渠道分發功能

在運營推廣零投入的情況下,數蟻在產品上線三個月內將 30 名種子用戶發展為 8000+ 名用戶,其中以小型團隊及 C 端客戶為主。現階段,公司會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公有雲產品研發及終端用戶體驗優化,在服務成本較低的小型團隊與 C 端客戶群體內積累口碑、收集反饋、快速迭代產品,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將是私有化部署與向第三方開發者開放 API。

相比百度網盤、115網盤和騰訊微雲等主流 C 端網盤產品以及石墨、語雀、騰訊文檔等主流文檔產品,數蟻的劣勢在於入場較晚且缺乏流量入口,品牌知名度較低,大部分用戶也許不會為優化體驗而遷移,獲客上需要一定投入;優勢在於其連通多環節的用戶體驗能夠精確吸引那些對工具質量敏感的用戶,而這部分用戶為一款優質工具付費的意願及能力往往較高

由於尚在早期,數蟻的營收主要來源於用戶訂閱。在定價策略上,數蟻提供了免費的個人試用版、120 元/年的個人專用版以及 360 元/人/年的團隊版。相比個人版,團隊版加入了更多協同及數據隔離的功能。

目前數蟻團隊共有 10 人,其中開發團隊 7 人,兩位聯合創始人李樂與黃珂曾任職於紐交所上市的硅谷網盤公司 Box,在內容管理工作平台建設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公司於 2018 年初開始運營,已獲得真格基金的天使輪融資。目前,數蟻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與推廣。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網站寄存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