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台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

賽靈思將推自適應計算加速平台,滿足智慧城市需求

雷鋒網消息,在「2018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展客商展前供需對接會」上,賽靈思講述了未來智慧城市加速解決方案的技術路徑:將採集到的圖像數據實時自動分析,從而識別特定的人臉或場景,這些都需要用到具有高速處理性能的芯片。為此,賽靈思的芯片在硬件層面做了一個加速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打造靈活多變的世界」這一口號,賽靈思將在FPGA的基礎上推出ACAP(Adaptive Compute Acceleration Platform,自適應計算加速平台)。這是一個具有更高集成度的芯片體系架構。ACAP上除了有處理器部分,也有傳統FPGA可編輯邏輯的部分,還集成了高性能計算引擎。它的性能和集成度會更高更快,能適應現在更大量的神經網絡、智慧城市的計算需求。

從傳統的CPU到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到現在FPGA的硬件加速,再到下一代解決方案ACAP,這是未來芯片的發展趨勢,如今的芯片供應已經做到了16納米,賽靈思還將在明年推出7納米的芯片,性能更高。(來源:澎湃新聞

「智慧合肥」將亮相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

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將於2018年8月21日至2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合肥主展區將環繞大數據生命之樹分佈展示內容規劃,包括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教育、智能服務機械人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產品。

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合肥市發揮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作用,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和電子政務頂層設計,推動各大平台建設,實現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行和服務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合肥市數據資源局作為「合肥展」的負責單位,將攜合肥知名企業參加此次展會。科大訊飛將展示交通超腦、智能服務機械人等智慧城市產品。科大國創的智慧政務板塊產品五大系統、信用平台、數據鐵籠、綜合執法也將悉數亮相。(來源:人民網

銅陵「智慧城市」項目合作簽約儀式舉行

8月6日上午,浦發銀行合肥分行、科訊金服有限公司在市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簽約銅陵市「智慧城市」項目。市委副書記、市長鬍啟生,副市長黃化鋒,市政府秘書長周劍;浦發銀行合肥分行行長陳凌雲,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張友國等出席儀式並見證簽約。

簽約儀式上,浦發銀行銅陵支行與銅陵科訊金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普惠金融、便民支付等方面進行合作,銅陵市民提供更為便捷周到的金融服務體驗。

胡啟生在致辭中指出,金融和科技是城市發展的翅膀,此次三方合作將是金融和科技的一次完美結合,也標誌着「智慧銅陵」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近年來,銅陵市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將其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讓人民群眾享受智慧城市帶來的便利生活。(來源:銅陵日報

福州將加快研發智慧城市氣象應用平台

8月6日,福州市政府出台了《關於持續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打造「更優質服務、更準確預報、更提前預警、更迅速發佈、更有效聯動」的福州氣象品牌,進一步提升災害性天氣監測率、預報準確率和預警信息發佈覆蓋率,氣象監測整體實力達到全國省會城市先進水平。

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觀測智能、預報精準、服務周到、資源共享、管理科學」的大城市現代化氣象業務體系。

福州市要構建氣象監測數據一張網。加快建設琅岐海洋與生態綜合觀測基地,布設高時空分辨率的X波段相控陣雷達網,建設微波輻射計、激光雷達等海陸邊界層垂直觀測系統,加密建設區域與海洋氣象自動站,完成全市鄉鎮關鍵站點落地建設,形成多要素、高時空、高精度氣象觀測體系,有效提升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系統的監測能力。

福州市將加快研發智慧城市氣象應用平台。建設城市智能氣象感知觀測網,構建福州市氣象大數據分中心,建設「氣象+行業」智慧交互應用平台,構建互聯網+氣象+交通、環保、聯排聯調等行業的氣象服務新業態;融入「海上福州」發展戰略,建立智慧海洋氣象保障服務體系;建設智慧氣象全媒體信息發佈系統,滿足福州市民個性化氣象服務需求;利用AI(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短時臨近天氣智能預報研發。

福州市將建立市、縣預警信息發佈中心,實現預警信息向鄉鎮延伸;共享部門、社會信息發佈手段,建設重大災害預警信息綠色發佈通道;建立健全城市重點部位、敏感人群對重大氣象災害的應急聯動機制;開展城市網格氣象預警服務,建立山洪、地災、森林火險監測預警服務體系。(來源:福州晚報

江蘇成立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研究創新實驗室

8月8日,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智觀大數據中心在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研究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雙方將共同致力於大數據在城市規劃、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的全方位應用研究,形成一批高質量的創新研究和應用成果,助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和城鄉高質量發展。

兩個月前,《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指南》國家標準發佈。江蘇省城市規劃研究會理事長張鑑說,這意味着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成為解決城市問題、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基於此,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成立了「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研究創新實驗室」。

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壓艙石,是實現精細化動態管理、改善居民生活品質的助推器。省規劃院院長梅耀林介紹,在規劃信息化方面,該院承擔建設的「江蘇省數字城鄉規劃信息系統」,是全國首個省級城鄉規劃管理信息平台。大數據應用研究方面,該院積累了大量新技術、新方法,初步建立起一套動態數據庫和較全面的技術應用體系,掌握了一批專利、軟著等自主知識產權,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研發團隊。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2016年在全國率先成立智觀大數據中心,目前已形成智慧足跡、智慧廣告、智慧洞察和智慧徵信四大產品體系,覆蓋交通、旅遊、文化、體育、政務、公安等多個領域。 (來源:新華日報

無錫實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無錫市政府8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無錫市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2018-2020年)行動計劃》。無錫市代市長黃欽介紹,到2020年,無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整體水平將繼續保持國內領先,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造具有物聯網特色的「智慧名城」。

無錫是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城市,也是全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領軍城市。2012年-2015年,無錫連續4年蟬聯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第一名。今年3月,在國際第三方機構評出的「全球20大智慧城市」榜單中,無錫位列中國第一。

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介紹,無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將以「優政、惠民、興業」為宗旨,堅持數據思維、服務思維、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推動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來源:新華報業網

河南省城市治理大數據研究中心揭牌,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8月8日,由河南省城市科學研究會發起,聯合省內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大數據企業共同組建的河南省城市治理大數據研究中心在鄭東新區智慧島正式揭牌。揭牌儀式上還發佈了該中心的研究成果——新型智慧城市實現新路徑研究。該研究成果已經在多個街道辦事處投入使用,為智慧城市管理和智慧社會治理一體化提供了解決方案。

該成果通過「一張圖」,對「人、事、地、物、組織」五大類對象基於「空間位置」管理,實現查詢、操作管理。不僅是對象和案件,還包括視頻監控、應急指揮、公共資源、重點區域等也在同一地圖平台實現「一鍵查詢」。(來源:大河網

駐馬店市政府與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8月8日晚,駐馬店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舉行戰略合作框架簽約儀式。

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駐馬店市副市長王明威出席簽約儀式。

朱是西說,長期以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持續加大對駐馬店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支持力度,雙發構建了長期、穩定、友好的合作關係。此次雙方進行戰略合作,不僅是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支持駐馬店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推動雙方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大領域邁進的良好開端。

駐馬店市政府將認真履行協議內容,不斷優化生態環境,積極推介優質項目,為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開展各項業務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務服務。同時,也真誠希望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以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繼續關心支持駐馬店發展,在智慧城市、大數據、互聯網+、數字經濟等更多領域、更廣範圍深化合作,為駐馬店市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智慧化、產業化支持,實現互利共贏,共創美好未來。(來源:駐馬店廣視網

冰城將建12朵智慧城市雲

為加快哈市智慧城市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現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向戰略投資者,哈市將啟動城市安防雲、交通雲、城管雲、文化旅遊雲、健康醫療雲、農業雲、應急指揮雲、經濟運行雲、養老雲、人社雲、環保雲和智慧城市諮詢服務等十二個領域雲平台建設,方便市民生活。

其中,交通雲要求,建立交通智能誘導系統,根據交通流量對路口信號燈進行實時控制,對車輛行進軌跡進行預判並提前干預;

城管雲要求,建立哈市智慧城管綜合監管服務平台,覆蓋9區9縣,全面整合市容市政、路燈亮化、環衛車輛管理、城市排水防汛等單一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動態監管;

文化旅遊雲要求,利用VR/AR技術逐步建立虛擬文物展示系統,逐步向社會開放;

健康醫療雲要求,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人社雲要求,加快推進「金保」二期工程建設,與省人社數據庫對接,利用哈市職工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等數據,按照統一標準,建立社會保障數據庫,開發網上辦理系統,實現社保業務網上全流程辦理,開發人社信用體系信息系統,按照企業、人員信用層級進行服務和管理。

養老雲要求,搭建哈市統一的養老公共服務信息平台,建立涵蓋服務需求、服務項目、服務隊伍、服務設施和養老政策的養老數據庫,提供一站式養老諮詢、申請、評估、分類轉接等服務,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援助、醫療保健、心理慰藉等服務。(來源:生活報

上海智慧城市綜合運營管理平台發佈

8月9日下午,「5G物聯網,智慧新城市——智慧城市綜合運營管理平台發佈、上海移動智慧城市物聯網產業聯盟成立啟動儀式」在滬舉行。

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等組建的上海物聯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鄭春雷博士在題為「5G物聯網試驗網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大會報告中表示,協同構建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5G-IoT實驗網一「織女星網」,面向市政、民政、郵政、鐵路等行業應用,利用5G的低延時高可靠傳輸,以及物聯網的全面感知、互聯互通、智能處理,實現人防、物防、技防融合統一,提供時時安全、處處安全的綜合性安全保障。

據介紹,上海物聯網有限公司將延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作為物聯網發源地的首創精神,把握智慧城市發展機遇,率先構建面向公共安全、基礎設施監管、物流倉儲和醫療健康的5G物聯網智慧城市運營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物聯網科技創新中心及物聯網產業集聚基地。

會上,上海移動宣布已實現「物超人」,即上海移動物聯網連接規模突破2800萬,已超越上海移動手機用戶數,標誌着上海移動物聯網基礎網絡建設、物聯網行業產品運營發展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為共創萬物智聯新城市蓄勢賦能。(來源:科學網

每日互動亮相中國智慧城市大會,以大數據助力智慧旅遊

8月9日,第十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研討會暨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主題為「智慧城市2.0:智慧發展,智能未來」。大會研討了信息化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新態勢,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對智慧城市智能化提升的重要作用。浙江每日互動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大數據服務領域的獨角獸公司應邀參展,其智慧旅遊產品「個旅」表現十分亮眼。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四化同步發展,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我國城市發展實際,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為促進城市科學發展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每日互動為順應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以大數據更好地服務城市智慧旅遊產業,正式上線了智慧旅遊大數據管理平台「個旅」。「個旅」依託海量數據資源,通過對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及科學分析,構建客流監控預警系統、遊客分析系統及人群挖掘系統三大系統,可有效地幫助政府及旅遊管理機構全方位了解客流情況,實現實時動態監測與預警,並指導相關決策。此外,通過「個旅」智能可視化大屏還可了解城市及景區的客流分佈,了解區域人口熱力圖、用戶畫像、客流趨勢對比,以及景區排名等多維度數據。(來源:搜狐

上海移動首推智慧城市綜合運營管理平台

8月9日,上海移動宣布,上海移動的物聯網連接規模突破2800萬,這個數字已超過上海移動近2600萬的手機用戶總數。新紀錄的產生,標誌着上海移動物聯網基礎網絡建設、物聯網行業產品運營發展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上海已進入以「萬物智聯」為標誌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新階段。

在物聯網連接規模突破2800萬的同時,上海移動宣布「智慧城市綜合運營管理平台」正式啟動。這一平台將承載應用展示、接入管理綜合能力,具備雲化部署、數據安全、快速部署、菜單式選擇、靈活開放、大數據分析六大特點,為政府提供高效、科學、全面、便捷的平台,讓廣大市民享受智慧、快捷、安全的智慧新生活。

上海移動表示,為響應上海關於《新型城域物聯專網建設導則(2018版)》中做強「城市大腦」,細化城市「神經元系統」的指導要求,上海移動在2018年將完成「4個1」工程,即打造1個智慧平台,成立1個產業聯盟,開發100個智慧城市應用,建設100個示範社區,推進「物聯、數聯、智聯」三位一體的智慧城市建設。

在啟動儀式上,由上海移動聯合多家合作夥伴共同發起的「智慧城市物聯網產業聯盟」(Smart City IoT Alliance,簡稱SCIA)宣布正式成立。聯盟目前已引入包括硬件終端、軟件平台、解決方案、代理渠道、雙創生態在內的五大類合作夥伴,未來將通過開放創新的合作生態,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力量,加速構建產業生態新格局。(來源:文匯

「商丘便民網」APP上線,智慧城市享受便利生活

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工作目標,商丘市政府開發建設了便民服務平台「商丘便民網」APP,旨在讓人民群眾分享「智慧城市」建設成果,享受「互聯網+」城市服務模式帶來的便利生活。

商丘便民網APP以公安人口信息為基礎,融合民政、人社、衛計、工商等多個部門信息數據內容,數據總量達4億多條,滿足公安、民政、人社、衛計等部門的信息共享需求,使政務服務流程更加優化、服務形式更加多元、服務渠道更加暢通,不斷提高群眾網上辦事的積極性和滿意度。該平台自2017年10月開始建設,歷時9個月,6月21日正式上線運行。

下一步,「商丘便民網」APP還將探索建設更為完備的服務體系,到2020年力爭把「商丘便民網」APP打造成「全方位保障、零距離服務」高質量移動平台,為商丘「治城理政」和智慧社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來源:商丘新聞網

彙集大數據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瀏陽為供水管網繪「電子地圖」

為進一步做好城市供水服務工作,瀏陽市自來水公司正式啟動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項目建設,旨在通過供水管線的探測及水表普查,建立健全供水管網「一張圖」,並在此基礎上建設開發供水管網基礎數據管理平台,進行數據建庫,進一步推動智慧水務的建設,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設。

2018年瀏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城市數字化平台建設和功能整合,深化民生、政務等領域智慧運用,積極建設'智慧城市'。」

供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項目分三期實施,第一期將對老城區管網最複雜的區域進行探測,並建立管網數據管理平台,測量探測的數據上圖,形成供水管網的「電子地圖」。截至7月23日,測繪人員已對瀏陽河中路以北、花炮大道以西、圭齋路以南和金沙路以東片區的供水管網和供水設施進行了探測,共普查管線25公里、水表5600隻。預計8月底,老城區管網最複雜區域的探測工作將全面完成。

項目第二期將全面鋪開管網探測工作,並形成探測工作制度;第三期將進行二次開發,建立管網維護搶修、管線巡查、分區計量等系統

目前,供水管網基礎數據管理平台也已經基本開發完成,並部署到服務器上。技術人員還在系統中增加了地形圖和影像圖,進一步增強管線的對比性。(來源:紅網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電腦與科技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