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觀察 | 氣象大數據創業的三個核心關注點

.. 本文是創投觀察系列的第76篇

分享人:36氪資深分析師希大

歐洲的氣象服務已經全部商業化,年產值達到 2600 億美元,美國 1600 億美元,日本 100 億美元,而中國只有 6 億美元。不過中國的氣象服務正在快速發展,這得益於2015年氣象信息的開放。2015年6月國家氣象局公布了開放中國氣象信息的法令,將在2020年之前實行全面開放,並鼓勵民營資本與氣象局合作。

氣象數據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種植業畜牧業,金融保險以及服裝廠家等等都對精確的氣象預測有需求。根據 「德爾菲氣象定律」,企業氣象投入產出比為 1:98,即在氣象信息上每投資 1 美元,便可以得到 98 美元的經濟回報。想要做好商業氣象服務涉及到以下核心三點:

1、氣象數據的精準度:國內服務商由於還沒有布局自己的傳感器,因此只能使用氣象局的原始數據或是加工后的數據,結合行業應用,氣象數據的準確度大約在80%-90%。歐洲和美國由於氣象服務市場更加開放,服務商可以自己布局傳感器,因此數據準確率更高。

2、數據產品化程度:比如使用API接口企業就可以直接調用數據,然後對API接入的便利性、穩定性和併發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3、服務能力:主要是面向B端客戶服務體系的建立,比如公司是否有氣象方面的顧問,在做行業方案的時候可以提供諮詢服務。

——————————————————————————————————————


點擊鏈接,可查看更多「創投觀察」。

創投觀察 | STEAM 教育領域或會出現比現在更大量級的教育公司

創投觀察 | 2018 美國教育科技行業上半年總結:共計融資 7.39 億美元,僅為中國市場交易總額的1/3

創投觀察 | A股迎來首家民營國際物流商,打開資本退出渠道的貨代市場或成新風口

創投觀察 | 滴滴降低快車運營成本的三種可能路徑

創投觀察 | 2019年年中之前是資本進入AR/VR行業的最佳時期

創投觀察 | VR行業應用開始進入深水區,2018年或有不少初創公司被淘汰

創投觀察 | 虛擬主播增速 3000%,國內的商業機會在哪裡?

創投觀察 | 什麼樣的虧損是安全的?以拼多多為例

創投觀察 | 下一個海康威視會出現在消防領域嗎?

創投觀察 | 整合併購很可能是工業機械人創業公司做大的必由之路

創投觀察 | 微信小程序的流量紅利,哪些To B項目能借東風?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網絡與創業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