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深度學習平台幫助企業運用AI技術,Allegro.AI獲1100萬美元融資

..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426日報道(編譯:蔡怡然)

當今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及其應用幾乎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是現代社會的一項最為重大的變化。今天,又有一家初創企業——致力於幫助其他企業運用AI技術——宣布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正式從「幕後」走到「台前」。

這家創企就是Allegro.AI,它構建了一個深度學習平台,其他公司可以利用這個平台打造並優化基於計算機視覺的技術——包括自動駕駛汽車系統、安全領域、醫藥領域以及其他需要利用技術收集、處理並分析數據的服務。Allegro.AI於今日宣布,公司已經籌集了1100萬美元的資金。此外,這家公司還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全面啟動其商業服務——此前它一直在進行一些內部的實驗項目。

按現今初創企業的標準來看,這輪融資規模可能並不大,但戰略投資者的存在表明這家初創企業已經引發了市場的興趣,也意味着它所提供的服務可能擁有巨大的市場。此次融資的投資者包括中美聯合支持的風投基金MizMaa(主要投資對象是以色列初創企業)、Robert Bosch Venture Capital GmbH、Samsung Catalyst Fund以及以色列風投基金Dynamic Loop Capital。還有其他一些投資者公司方面並未披露。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Nir Bar-Lev(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是Moses Guttmann,他是公司的首席技術官)曾在Google各個高級職位任職10年之久,後於2016年離開並創立了Seematics,即Allegro.AI的前身。可以說,Nir Bar-Lev創立Allegro.AI的原因之一就來源於他在Google的工作經歷:他敏銳地察覺到了AI的快速發展,也意識到應該有一個公司為其他公司提供AI技術使用方面的支持。

Nir Bar-Lev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我們正在解決AI技術的應用缺口。」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服務,比如亞馬遜網絡服務(AWS)開發的Rekognition——開發人員可以利用應用程序界面(API)選取數據庫並對相應圖像或視頻內容進行分析。但這樣的服務都太小兒科了,並無法完成諸如創建原始大小的導航系統這麼困難的任務。

他說:「任何基於深度學習的生態系統都不存在」。他提到,每個想要構建產品的公司都必須將其總研發資源的80-90%投資於基礎設施的完善上,之後才能夠進入產品開發的環節。「我們提供的就是這樣的一種基礎,這樣一來其他公司就不用耗資費力來進行產品開發以外的事。」

想要使用Allegro.AI的研究科學家——目前這個平台並不適用於非技術型用戶——可以通過平台對項目進行監督,同時考慮該技術的戰略使用方案或者有關項目的其他方面。Nir Bar-Lev表示,公司的直接目標客戶是科技公司和其他十分依賴科技的公司,「當然,這並不包括Google和Amazon這樣的公司」。

事實上,像Google、AWS、Microsoft、Apple和Facebook這些大公司都在大舉進軍人工智能領域,在某種程度上,它們都對企業服務有着濃厚的興趣,甚至可能已經在雲端收集了大量的數據。但是Bar-Lev認為,在對待大型AI項目時,關於是否會選擇這些大公司作為自己的夥伴,各家公司可能會進行謹慎的思考。

Bar-Lev說:「這些公司在雲端儲存的大多數據都是在AI革命之前收集的,當時很多公司還沒有意識到如今公司最大的財富就是自身擁有的數據。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些數據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會是交易數據和關係型數據。」

「而那些基於信號、計算機視覺技術產生的數據,是公司跟他們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都不會分享的,因此也並不會存在於這些公司的雲端。我曾經在Google工作過,我知道其他的公司對科技巨頭有着怎樣的恐懼:它們害怕被Amazon這樣的大公司吞併。那麼現在,既然出現了一個能夠讓他們自行控制數據,同時又可以利用AI技術的服務,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大公司所提供的服務。」

客戶使用Allegro平台的方式主要有三種:雲端產品、本地部署產品或者是二者的結合,這也顯示出了Allegro可能擁有的巨大機遇。基於圖像的神經網絡收集的數據量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從某種情況下來說,依賴雲系統來處理這些數據是不實際的。而Allegro將重點放在計算機處理技術的構架和升級上,這樣能夠更為高效的處理數據——這也是投資者受到吸引的原因之一。

Samsung Catalyst Fund的副總裁兼總經理David Goldschmidt在一份聲明中表示:「AI和機器學習技術能夠讓所有設備實時處理它們看到的東西,這將改變我們與這些設備的交互方式。通過在邊緣深入學習,Allegro.AI將會在多個領域——包括機械人技術、移動設備等——幫助公司開發更加智能、性能更穩定、對環境反應更靈敏的設備。我們對於這次投資感到十分激動,和Samsung一樣,Allegro.AI不僅致力於開發這一基礎技術,而且還致力於構建一個開放協作的生態系統,從而以一種更有意義的方式讓消費者體驗到這種技術。」

Allegro.AI並不是第一家希望為企業提供AI幫助和深度學習服務的公司。來自加拿大的初創企業Element.AI也試圖幫助企業運用AI技術,但由於缺乏內部的專業知識,預算也不足,因此並未成行。在這一領域更加成熟、AI的專業技能成為人人都能隨時使用產品之前,Allegro及其他同類公司還將會有一段充滿機遇的發展期。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電腦與科技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