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范冰冰,今日頭條就會不斷給你推送有關范冰冰的消息,這就是大數據的魅力。那麼,如果我尋醫問診,是否有平台可以告訴我哪個醫院或者哪個醫生適合我?
醫信天下 就在提供這樣的服務。醫信天下是一家基於用戶需求,打造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的初創公司。其創始人徐立水表示:「我們要做醫學領域的今日頭條。」
「大家都在研究大數據,把大數據分為很多種。但我認為只有兩種,一個是我們的精神層面生產的數據,如金融數據等,一個是們的物質層面即人體生產的數據,如醫療數據。」數據的痴迷者,醫信天下的創始人徐立水說。
醫學科班出身的徐立水,曾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工作。近年國家在積極推動醫療信息化, 醫療大數據 的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人關注。但他發現整個醫療行業內,醫院之間的信息孤島,醫患之間的數據不通導致醫療大數據無法發揮最大價值。
目前市場上針對醫療大數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旨在解決大數據非結構化、質量不高的問題,然後再將結構化數據大規模應用到具體場景。但徐立水主要希望攻克數據不同的問題。
2014 年 5 月,徐立水創立了醫信天下,該公司專註於應用醫學大數據評測,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用算法技術為患者提供醫院分發、醫生分發、藥品分發的服務。「今日頭是新聞分發形式,它的原理是將新聞標籤化,再把讀者標籤化,然後將相同的標籤匹配。其實醫療健康也可以做標籤。」徐立水解釋道。
醫信天下從兩個維度實現數據標籤化,第一個方面是將醫院和醫生標籤化。「我們將醫院和醫生做成標籤,按照省、市甚至街道做一個排名榜。其中醫院的排名有按照綜合實力排的,也有按照專科實力排的。專科排名是我們的優勢,因為我們團隊主要是學醫出身,我們理解各專科醫院的特點,可將標籤精準匹配。」徐立水說。
目前,醫信天下做的年度中國醫院影響力排名榜單已經獲得很多主流醫院的認可。首先將醫院和醫生根據標籤排名,然後通過移動互聯網平台,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匹配的醫院或者醫生。其推薦醫院的次序會按照醫院的排名進行。
第二個方面,醫信天下將患者標籤化。他們通過三種數據來了解患者在想什麼。一是患者在註冊時透露的數據,二是互聯網上抓取患者搜索的痕迹,三是通過與醫院合作獲取的數據。通過將上述的患者數據標籤化,醫信天下可以為患者精準地推薦藥品。徐立水表示,這樣的服務用在醫美行業非常合適:「我會通過患者的數據了解他理想的想法,比如說他偏愛哪個明星的長相,然後系統給他做標籤,再給他推薦適合開眼角還是隆鼻子。」
說到這裡,醫信天下給人的感覺似乎與一般互聯網醫療平台的大數據關鍵詞抓取無異。但是徐立水表示:
「現在的確很多人都在做標籤,但有些標籤不一定能用。」他指出,因為醫療數據是人體生理數據,很複雜,很難把握規律性,所以做大數據研究還是必須有專業的知識。「例如一個頭疼的病人在主訴時會說』我頭疼三天了』。但這句話可能包含三種情況,一是真的頭疼;二是誤以為自己頭疼;三是患者認為可能是頭疼。醫生會判斷他到底是哪一種情況,再做暗示療法。但這個過程在病歷上是看不出來的。」
徐立水表示,因為其團隊在醫療領域經驗豐富,所以其標籤可以囊括一些患者心理數據,更加精準的地定位。
2017 年,醫信天下已經與 11 家大型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目前已經整理出了 500 萬份數據。
該公司尚未融資,但是已經有收入。其商業模式主要通過 2B 實現,徐立水表示,B 端獲客成本較低,醫信天下提供的生理數據分析服務,可以幫助醫生給患者做疾病風險控制和診斷提示。此外,醫信天下也為醫院打通渠道,提供互聯網雲平台。今後,平台不僅可以給患者精準地推薦醫院、醫生,還可以幫助患者直接對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