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不願屈就中國法規交出使用者資料,霸氣宣布:關閉中國資料中心與雲端服務

..

不久前,TO 曾報導過蘋果將把 中國 iCloud 服務資料庫全數移往中國大陸 ,並由「雲上貴州」資料公司主導營運,此舉是為了配合中國近期正式開始實施的新《網絡安全法》,該法案規定所有的外國企業,都必須將用戶資料與數據,物理存放於中國境內,並且需配合政府的審查機制。

雖然蘋果宣稱其強化的安全機制可以抵擋任何非法的存取行為,蘋果也將盡力保障用戶資料安全,但在蘋果正式啟動轉換計畫後,用戶發現新版的條約中,允許「雲上貴州」公司 直接取得並查看中國地區用戶的資料 ,而「雲上貴州」的背景又是中國官方出資建立,因此蘋果此舉也被視為「為了中國市場,向中國審查低頭」的行為,引起許多中國用戶恐慌。

TO 延伸:中國 iCloud 不再由蘋果管理

華碩雲端也受影響:老子不吃這套,再見

而中國新的《網絡安全法》上路後,受影響的並不只是蘋果,台灣企業華碩集團旗下的雲端服務也開始遭受到法令的限制,必須做出選擇:是配合中國的審查,將資料移轉至中國地區資料庫,或是退出中國市場。

而對此,華碩的作法有別於蘋果的妥協,他們決定: 老子不幹了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 ,華碩近期發佈公告:「為配合中國政府監督管理部門的互聯網存儲治理專項活動 ,將在 5 月 1 日正式停止上海機房服務。若是中國用戶要繼續使用華碩網盤,可以登錄專用網站並選擇重新開通帳戶至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機房使用。」

言下之意,華碩集團將關閉對中國的服務,並且提供仍想繼續使用的用戶移轉資料至他國伺服器的選項。 蘋果學着點

華碩雲端服務總經理吳漢章在接受 《蘋果日報》訪問時 也證實了此消息,根據 報導內容 ,吳漢章表示,政府新法令出爐,外資企業提供網絡資訊服務能做的有限,所以決將上海機房移出,已提前預告用戶給予半年時間將資料備份或移轉,若消費者仍願使用華碩雲端服務,可聯繫客服更改設定連到其他區域機房使用。

吳漢章也坦言,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法令的限制 ,再者是中國的網絡資料儲存市場競爭激烈,在多方評估後才決定關閉上海資料中心。

在此次調整完成之後,華碩雲端在全球的資料服務中心將從四個減為三個,分別位於台灣、盧森堡與美國;而據華碩的統計,中國地區用戶約佔整體用戶的 10 %,因此關閉中國地區服務對整體影響不致過劇。

圖片來源:Pixabay

無國界記者緊急呼籲,二月底前應停止使用中國 iCloud

而對於中國相關法令的資安考量,華碩顯然不是唯一一位。對於蘋果於日前將中國地區使用者資料移往中國 iCloud 資料中心的舉動,國際組織「無國界記者」便發表聲明,強烈建議所有的記者們在蘋果給予的 2 月 28 日轉換最終期限之前停止使用 iCloud 服務, 或更改用戶國家設定,以保障記者自身的安全與採訪自由。

蘋果:2 月 28 日起,中國內地 iCloud 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運營
蘋果:2 月 28 日起,中國內地 iCloud 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運營

根據 Unwire HK 的報導 ,無國界記者組織台北辦事處主任 Cedric Alviani 表示,組織宗旨在於保護記者及言論自由。鑒於中國的採訪環境不斷惡化,早前更有外國駐華記者被當局監聽,甚至恐嚇。而蘋果選擇與中國政府合作,表示 iCloud 已不再是安全的雲端資料庫,如駐中國記者繼續使用,將會面對很大的安全風險。

報導 並引述 Cedric Alviani,認為蘋果擁有與荷蘭國內生產總值相近的現金流,照理應有足以與中國政府談判的資格,卻在最後讓步配合中國相關規範,將使未來其他想打入中國市場的科技公司,未來都得向中國低頭,配合審查。

─ ─

參考資料來源:
Unwire HK: 無國界記者緊急呼籲 :月底前停用中國 iCloud 服務
中央社: 華碩將關閉中國雲端 網友嘆選擇愈來愈少
蘋果日報: 華碩雲端撤出中國 上海機房 5 月停止
數位時代: 華碩雲端決定撤出中國,上海機房 5 月停止服務
《TechOrange》: 中國 iCloud 不再由蘋果管理,哪天要求台灣地區比照辦理怎辦?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xhere,CC Licensed。)

更多中國的誇張事兒

中國監控再升級:用小學舊照就能抓到長大後的你,以後想躲只能去整形?
中國「網絡種姓制度」:把人民分成 4 等級,低等人口甚至得不到政府保障
中國 iCloud 不再由蘋果管理,哪天要求台灣地區比照辦理怎辦?
【馬克苦惱】臉書請來的「中國舔共長」做不下去,說要離職了

中國建置聲紋資料庫:除了文字、指紋還有虹膜,現在老大哥連你的聲音都要監控啦
【不要挑戰中國治安】BBC 記者把人臉登錄到中國「天網監控」,公安 7 分鐘就抓到人!
中國發出首張具真實效力的「微信身分證」,距離全面監控又更近一步了?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Apple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