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互聯網巨頭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收集和利用線上數據的能力已經爐火純青。征服線上領域之後,去年十月,Alphabet又宣布將把這一能力拓展到線下。它旗下的城市創新企業Sidewalk Labs與多倫多市達成了一項合作,Sidewalk Labs將通過監測市民的生活方式,尋找改善城市街道的最佳方法。
Alphabet董事長Eric Schmidt表示,「這不是一次隨意的合作,而是近十年來,我們關於如何運用科技改善人類生活的思考的最高點」。
類似的合作還發生在其他地方,Sidewalk Labs正在努力幫助城市建設高效、快捷的交通網絡。
雷鋒網消息 今天,Sidewalk Labs正式成立了一家子公司Coord。Coord將搭建一個雲平台,集成過去幾年間湧現在世界各地的城市移動服務,比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和公共出行等。
從事這些服務的軟件公司的開發人員,只要支付一定的費用,Coord就可以向它們提供包含過路費、停車信息和路邊空間的全面標準化的本地數據。這些數據還可以實現跨城市的共享,而不再局限於政府部門。Coord做的事情就是居住協調。
Coord新任CEO Stephen Smyth表示,「Coord不會直接參与移動服務的運營,我們將全力扮演一個整合者的角色,或者說是一個操作系統。」
和福特不久前推出的交通移動雲、AWS的「未來城市」、西門子的智能平台,以及IBM的智慧城市等項目一樣,Coord希望解決城市中那些令人沮喪的難題。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分校研究大數據和政府的Stephen Goldsmith介紹,「城市管理者們用數據來規範的士、共享單車、跨國公司和信號燈,但過去這些數據是割裂的,一個整合所有數據的平台非常必要,它將構成體量空前的數據集合。」結合這些數據,可以給城市帶來巨大的突破,比如城市管理者們可以發現哪些服務是過剩的,或者完全沒有作用的。
但收集數據也會衍生出很多問題。海量的數據價值重大,因此城市管理者們必須深思熟慮,他們希望哪些人交出自己的數據,交出什麼樣的數據,交出數據是為了什麼,以及如何對數據的使用進行監管和保障。Smyth介紹,Coord目前掌握的主要是關於基礎設施的數據,無關個人信息。他說道:「我們提供的數據與個人信息及其行為無關,而是關於人行道、收費公路、停車場等公共設施。」
使用了Coord服務的共享單車企業,其服務會在Google Maps等導航軟件中,和其他交通方式並列顯示。用戶可以在導航軟件中定位單車的位置,和其他交通方式進行價格對比,以及租車,全程無需使用信用卡。使用了Coord服務的公路收費企業,則可以推出動態定價,車主出門前就能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旅途將花費多少錢。
Sidewalk Labs目前已經覆蓋了私人停車場的收據,基於這些數據Google Maps推出了一項付費停車服務,有了它車主再也不用四處尋找車位了。Coord還推出了一個叫做Surveyor的工具,Surveyor應用了增強現實技術,可以幫助測量人員在短短四分鐘內將關於整個街區的路邊空間的數據數字化。
據雷鋒網了解,目前,Coord已經收集了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西雅圖等主要商業區域的路邊停車計時器、停車標誌和斑馬線的數據。過去,城市管理者並不了解轄區內有多少停車位,現在藉助Coord的服務,他們可以對這些空間進行快速管理和重新分配。
當然,任何好的操作系統都需要好的應用作為支撐。Smyth表示, Coord正在努力和各種服務商談合作,接下來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雷鋒網編譯 via 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