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行业,甚至大健康产业,都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发展。”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工作领导组副组长金小桃,一语中的。
2018年1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整形美容、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医学信息统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该专委会旨在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同整形美容医学深度融合,搭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营造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数据驱动型整形美容医学创新体系,促进整形美容行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整形美容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的智慧化水平,产生发展新动能,形成发展新模式,重塑发展新格局。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整形美容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广大民众对医疗整形美容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维护、促进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必然而然 描绘“数据”未来
继“互联网+”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掀起了又一轮风潮。正如KK在《必然》中说到的,科技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医美行业,也在其中。
2017年德勤财务咨询发布了一份《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分析》的行业报告,其中用大量客观数据形容了当下的医美行业:全球第三大医美市场、医美疗程人均渗透率1.7、2020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
“目前,在国内东南西北中的五个试点城市,已经成立了数据中心。预计到2035年,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它涵盖了生理、心理以及其它各方面的数据指标。”金小桃在会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副似曾相识的图景——科幻小说《三体》中,通过基因分析优生优育,获得更为健康与美丽的身体的未来世界,也有了可期之日。
据了解,该委员会是由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专家构成。
“本专委会是由多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跨界融合团队,将与广大同仁一起,搭建整形美容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共同打造学术生命共同体,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深刻变革的历史机遇,用好大数据,全面推动我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步入新时达、踏上新征程、引发大变革,创造新成果,产生大发展。”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科主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知名整形美容外科专家赵振民教授指出,“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是推动医疗整形美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赋能医美 对抗“灰黑地带”
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审美要求的提升,大众对医疗美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医美行业成为消费热点。
大量资本涌入、民营和中外合资医美机构应运而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公立医院的整形科室、民营医美机构和私人医生诊所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公众视野。但井喷式繁荣和巨大市场空间之中,依然存在很多“灰黑地带”。
“由于技术等问题,行业里依然还存在有悖于科学常识的事情,这是我们要坚决打击的。” 金小桃很痛心地举出拿鸡腿培训注射等行业乱象,并强调“身体上的痛不可避免,但是悔恨和让家人痛不欲生,这是要坚决避免的。”
国家卫计委原局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认为,医美行业是个前景广阔的大平台,但该平台更需要一部成熟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监督管理,才能确保这个行业在正确的轨道上稳步成长。作为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他见证了医疗整形美容,从不被认可到颇受关注的历程。而即将出台的行业法规不仅是一代又一代医美工作者砥砺前行的结果,更是正规医美机构参与更加公平公正竞争的强力保证。
更精准的数据、更友好的操作、更舒适的体验,无论是注射激光,还是整形手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都将会推进行业的规范化,同时也会提高从业门槛。没错,就像物联网可以追寻每颗蔬菜的来源一样,作为医疗外科手术的分支,整形美容外科的人才培养也被纳入了“大数据+”。是否受过专业机构的职业培训,是否具有职业资格都将是“大数据+”时代的标配。
“感谢协会将整形技术培训基地挂牌给伊美尔,这是专业对专业的肯定。我们将不负重托,推动医疗美容行业人才培养,积极促成创办‘医美大学’的责任使命。”伊美尔集团董事长兼CEO汪永安表示,“数字中国为大健康板块带来机遇,更为医美行业带来颠覆性挑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医美行业赋能,更加促使一些医美领军机构践行安全、科学、诚实和恰当的治疗和服务,让求美者踏实放心。”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所代表的不只是急剧的技术变革,更在于它对传统的颠覆,其背后的商业内含和社会意义深切。
但人的作用,不能被忽视。与会者共同呼吁,促进医疗美容整形机构之间的沟通,联合创新,在医疗质量管理、执业能力提升、营销模式与经营理念等多方面取长补短,推动医疗美容事业的发展,逐步引领和规范本行业的各个机构和从业人员,恢复并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力,为“大数据+”时代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