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行業女多男少,25-30歲是獵頭主力軍
相比《獵場》中的「精英大叔」,現實中的獵頭行業不僅女性居多,還整體呈現出年輕化的特徵。據獵聘大數據報告顯示,在獵頭行業中女性獵頭已經佔據了56.23%,25~30歲是獵頭的核心分佈年齡段,佔41.52%,其次是30-35歲,佔23.55%,40歲以上的獵頭僅有5.6%。
隨着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顛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願意就職於互聯網企業,在線獵頭業務的蓬勃發展,也吸引了眾多的年輕人選擇獵頭這一職業,使得整個獵頭行業都呈年輕態勢。而獵頭行業女多男少,與獵頭工作需要與各行各業的職場人「打交道」有關,女性相比男性,在溝通交流方面更具有親和力,心思更細膩,尤其在陌生電話訪問時,女生的先天優勢也使她們更不容易遭到拒絕。
溝通達人天秤最適合做獵頭,衝動白羊獵頭從業率最低
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的相關數據顯示,在獵頭從業者的星座分佈中,溝通能力更強的天秤座排名第一,佔10.06%;天蠍座、處女座緊隨其後,分別佔9.08%和8.98%。衝動型的白羊座則在獵頭行業中處於最末,僅佔7.46%。
一位獵頭從業者表示,天秤座往往更善於交談,溝通能力強,這正是獵頭最需要的特質,而白羊座的衝動可以說是獵頭從業者的大忌。
獵頭「狩獵」聚焦職場人專註力薄弱時刻,耗時1-3月是常態
在真實「獵場」中,獵頭的活躍期恰恰是職場人的工作專註薄弱期。據獵聘大數據報告顯示,每天的14-15點,每周三四,每年8月,是獵頭的最佳捕獵時期。一年之中,8月恰恰是職場人「金九銀十」跳槽期的準備階段,因此也是獵頭最活躍的月份,而年底12月,職場人正在做來年規劃的時候,也是獵頭躍躍欲試的時段。
成功獵取到一位高級人才並不容易。據數據統計, 57%的獵頭需要耗費1-3月,23%的獵頭需要耗費3-6月。這也被相關業內人戲稱為獵頭獵取人才耗費時間堪比戀愛追求期。在相對理想的狀態下,獵頭每周需要推薦10-20份簡歷,經歷面試、發出offer,最後真正入職的就會有0.5-1個人,一個月就會有2-4個人。
出現這種情況,正是因為獵頭的「狩獵行動」往往涉及對大量人才的篩選工作,對於精心挑選出的「獵物」也需要做全面系統的了解,包括「獵物」個人信息、履歷複核、職場規劃等情況,均需了解透徹。若「獵物」與需求崗位的匹配度存在差距,則會使得獵頭「狩獵行動」耗時更久。
獵頭已不再是精英專屬,服務對象超兩成為基層員工
相比電視劇中鄭秋冬的獵物均是「百萬精英」人設,而在現實獵頭髮布的職位中,高管層僅佔據獵頭獵取人群的14.17%,精英已不再是獵頭「唯一傾心」的人群,基層員工作為公司的執行層,也得到了非常大的重視,佔據了獵頭獵取人群的24.21%,與總監層、經理層相比差距僅為4%。
也有相關行業人士分析,隨着越來越多的90后互聯網原住民步入職場,90后的創新能力、學習適應能力正值巔峰,尤其從業3年左右的90后具有更強的執行力。近年來,創業公司、互聯網企業大多呈現扁平化發展,對於基層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有更多的獵頭聚焦基層「獵物」。
獵場呈「三低一高」新趨勢:低齡化、低薪化、低成本化、高效化
基於獵聘平台上大量獵頭聚集的優勢,通過對大量獵頭的調研分析,此份大數據報告還顯示獵頭行業正呈現出「三低一高」的新趨勢:低齡、低薪、低成本、高效化。
所謂低齡化和低薪化均針對於獵物而言。據大數據顯示,近年來被獵頭瞄準的獵物越來越呈低齡化趨勢,在獵頭下載簡歷的年齡分佈中,30-35歲人群佔據了37.7%,屬被獵黃金期;其次是25-30歲,佔據28.35%。在獵頭髮布職位中,年薪30萬以下的人群佔據了43.40%,百萬薪資僅佔5.8%。低齡、低薪的突顯,也印證了技術的發展使得原本高昂的服務平民化,使得越來越多的基層職場人開始接觸獵頭。
低成本化及高效化則是針對獵頭而言。在互聯網時代下,在線獵頭業務與傳統業務相比,成本愈加降低,而效率則有較大提升。舉例來說,同樣為一個40-50萬年薪的職位搜尋候選人,獵聘平台上的獵頭接單、推薦人選、面試到入職,歷時大概為20天左右,而傳統獵頭則需90天,耗時為獵聘獵頭的4.5倍。在傭金方面,傳統獵頭招聘一個高端職場人能獲得傭金8-10萬左右,是獵聘獵頭傭金的兩倍,這也有力地證明了獵聘獵頭服務的高效化和低成本化。
獵聘相關人士表示,在線獵頭通過互聯網方式及相關互聯網產品進行招聘,不僅時間、人力、物力等成本大大降低,效率還提高了約80%,這也是在線獵頭的高效化與低成本化相輔相承的結果。
薪資漲幅越高越好?近五成職場人跳槽的漲薪底線是31-50%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抱怨,每年工資漲幅跑不贏GDP,而跳槽成了升職加薪的好方式。職場人跳槽時,在薪資漲幅方面要求的基準到底有多高?獵聘大數據表明,近50%的職場人對於跳槽漲薪的心理底線為30%~50%;也有17.7%的人,心理漲薪底線為51-80%,也就是達到這個水準才會讓他們考慮是否換一個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