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每天拍攝一次地球衛星圖像,下一步就是搞大數據

.. 編者按:原文發表自《快報》,作者是 Eillie Anzilotti。

六年前,一群科學家和工程師聚集在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的一個車庫裡,其中還有三名前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員工,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創立一家以每天捕捉一次地球整體樣貌衛星圖像為使命的公司——Planet Labs。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必須使用足夠小、性價比也足夠高的衛星才能同時發射可以穿越地球的一個「艦隊」,來捕捉圖像,收集數據。

Planet Labs 最後決定使用 CubeSat 衛星設備,它們的尺寸跟鞋盒大小相近,並且嵌入了消費類智能手機用於圖像捕捉以及數據收集(第一代 Planet Labs 衛星嵌入的是第一代 Google 安卓手機,固定在一個配備有傳感器的遙控盒內,漂浮在地球上方兩英里的高度)。隨着 Planet Labs 的發展,他們開始設計、建造自己的迷你衛星「鴿子」,並簡單的通過切換到最新型號的智能手機來更新他們的技術。

Planet Labs 對於自己的技術毫不吝嗇,而是讓其能夠與市場上的現有產品進行整合,這樣一來就能保持低成本運行,並且可以一次性發射高數量的衛星進入軌道。自六年前成立以來,Planet Labs 已經從最初的七人團隊發展到現在 500 多人的團隊,在不同的火箭發射任務中發射了 300 多顆衛星。Planet Labs 聯合創始人 Will Marshall 在博客中表示,公司每天拍攝一次整個地球圖像的「第一使命」現在已正式達成。衛星圖像和地圖這些詞彙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但我們最熟悉的 Google 地圖,其實每五年左右才會更新一次。也就是說,Planet Labs 的圖像數量和更新速度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

目前,Planet Labs 正在運行中的衛星大約有 200 顆,這些衛星通過大氣層在兩極之間穿行,每天捕獲圖像數量大約為 140 萬張,並將這些圖像發送到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的 30 個地面站。Marshall 補充道,這項工作將持續進行下去。對於那些依靠持續、最新圖像的眾多企業來說,Planet Labs 已經成為他們獲取關鍵性數據的一條生命線。

現在,Planet Labs 最大的兩個客戶群體分別是政府和精準農業公司,例如農場和農業管理公司 Farmers Edge 就與 Planet Labs 簽署了一份合同(價值可能高達數千萬美元)來訪問他們的衛星圖像資源。通過對這些圖像進行分析,Farmers Edge 就可以檢測農作物的健康狀態(例如,對圖像進行紅外濾鏡處理就可以獲知葉綠素的濃度,這是判定土地健康與否的一個指標)以及這些農作物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一些變化。同樣,政府和研究機構也可以利用 Planet Labs 的圖像來監測由於氣候變化而造成的土地流失現象、追蹤森林砍伐問題,並從上述信息中觀察現在的發展模式。今年秋天,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和波多黎各遭受颶風襲擊之後,Planet Labs 的數據在迅速確定最嚴重受災地區,輔助人道主義和政府援助行動中發揮了寶貴的價值。

Marshall 表示 Planet Labs 的下一步發展計劃是「創建一個可以利用並且理解這些海量信息的平台,讓用戶能夠找到問題的答案」。Planet Labs 目前正在開發對象識別功能,功能性主要體現在,例如讓用戶能夠計算特定區域內有多少戶家庭,或者全球最大港口的船舶數量等信息。

簡而言之,Planet Labs 就像 Google 索引互聯網一樣,來索引地球上的物理變化。現在,公司已經實現了實時拍攝地球圖像的目標,接下來將幫助用戶儘可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到這些數據。

原文鏈接:https://www.fastcompany.com/40498033/every-day-this-satellite-company-takes-a-snapshot-of-the-entire-planet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想在手機閱讀更多Android 手機及裝置資訊?下載【香港矽谷】Android應用
分享到Facebook
技術平台: Nasthon Systems